八个月前,微信声称要开发一种全新的公众号形态——应用号,如今这款产品终于开放内测了,只不过微信将它称之为“小程序”。
这或许是微信自诞生以来推出的最重要的产品之一,有媒体扬言它或将会取代App Store和其它Android应用商店,甚至是杀死一切App。张小龙曾在今年1月的“2016微信公开课pro版”上也表示过,用户关注一个应用号(小程序)就如同安装一个App同样,而微信应用号(小程序)就至关于另外一个App Store。
这些言论的依据是,微信有着庞大的用户体量,而且用户粘性高,超过一半的用户天天至少打开10次以上,已经成为了一款国民级应用。而若是微信可以构建一个内部应用生态,就有可能会对既有的移动生态格局带来冲击和改变。但真的会如此吗?
微信“小程序”本质上来讲就是一个HTML 5应用,也能够简单地理解为移动网页小应用。微信向开发者提供了基于微信的视图、表单、导航、地图、媒体和位置等开发组件,开发者可基于此在微信的网页里构建一个HTML 5应用。另外,微信还开放了登陆、用户信息、微信支付、模板消息等接口,让“小程序”能够和用户的微信帐号打通。
对于用户来讲,微信“小程序”确实能带来一些便利。用户能够直接在微信上关注一些“小程序”,而不用再去各大应用商店下载、安装了。对于那些使用频率不高,但又不忍心删除的应用来讲,用户彻底能够用微信的“小程序”来替代它们。而且,也免去了应用不定时更新的困扰。
而最大的受益群体仍是开发者和创业者们,由于能够为他们省下大笔的开发和运营费用。以前开发一款App,不只须要组建一个iOS开发团队,还要Android开发团队,这无疑增长了人力成本。而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是基于网页前端的Html5开发,省去了庞大的后端开发工做。而且只需开发一款适用于微信的产品,就可知足不一样操做系统的使用需求。这天然而然地节省了大量的开发成本。前端
另外,让开发者最头疼的还有运营上的难题,推广一个App须要付出大量的资金,而且获取用户途径也比较有限。而微信“小程序”是开放了微信登陆接口,有了这个接口,开发者就能够将用户的微信帐号和应用帐号打通。经过这种方式获取一个用户要比以前经过分发渠道或者辛辛苦苦作地推要来得简单多了。所以,运营和推广成本也获得了大幅的下降。
能够说,微信“小程序”将会给开发者和创业者带来一波新的红利,能够预见的是,将会有愈来愈多的开发者加入到HTML 5的开发当中。但这就意味着微信能挑战苹果和谷歌在移动市场的地位了?
其实,咱们应该清楚的一点是,微信“小程序”并不等同于独立的App,它只是一个功能相对简单的移动网页轻应用,在不少功能及体验方面是没法与独立App相比的。对于那些功能较多,设计较为复杂的App来讲,“小程序”就比较难实现了。而这或许也是微信将其取名为“小程序”的缘由,这个“小”就体现了它与独立App的区别。
“小程序”的加入也势必会让微信变得更加臃肿。目前微信已经创建了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三大致系,功能上基本覆盖了通信、社交、支付、打车、资讯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微信称“小程序”的加入是对微信“平台级应用”属性的进一步升级与完善。然而,这也会使得微信愈来愈庞大,“小程序”一旦启用就会吞噬更多的储存空间,这对于用户来讲或许不是什么好事,尤为是16GB的iPhone用户又多了一个换手机的理由了。小程序
另外,微信将登陆、用户信息、微信支付、模板消息等接口开放出去,也增长了用户信息泄漏的风险。微信最重要的两大功能是社交和支付,前者涉及到用户的信息和隐私,后者涉及到用户的财产。若是把它们都开放给了第三方,无疑也会增长用户信息和财产安全的风险。固然,这就须要微信规范好审核机制了。
无论怎么说,微信再强大本质上仍是一款App,须要用户到App Store和Android应用商店下载,若是微信推出“小程序”的目的是为了打造一个新的应用分发市场,必然会与苹果和谷歌发生直接冲突。这时候,苹果和谷歌难道还不会直接下架微信?
总得来讲,微信推出“小程序”是对自身生态体系的一种补充,要说到改变整个移动生态格局则有些言过其实了。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