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截屏有什么用呢?为何要实现自动化截屏呢?其实,在某些特殊的场景下,记录电脑使用者的操做仍是颇有必要的。好比,银行记录柜员平常操做看成往后规范流程的数据,或者是往后存证;再好比,做为家长记录孩子使用电脑的状况等。python
Python有个第三方模块叫作PIL(Python 3中PIL中止开发,fork了一个新分支叫Pillow来支持Py3),是用来进行图像处理的,好比,改变图片颜色,进行图片缩放,图片裁剪等等基本图片操做。巧的是,它就包含一个截屏的功能,并且使用起来很是简单,两三行代码便可搞定:算法
from PIL import ImageGrab im = ImageGrab.grab() im.save('path-to-save','png')
不巧的是,它只支持Windows和Mac系统,Linux下面却不能用数据库
有了上面简洁的截屏功能,咱们能够把它打包成一个简单的函数叫作make_shot(),每次截屏存储为当前时间命名的图片,一天24小时不间断截屏。函数
import time def main(): while 1: make_shot() time.sleep(60) # 60秒截一次屏 # 这里能够把截屏信息存入数据库,方便往后统计 # 还能够增长一些图像处理算法,自动分析截屏
版权申明:若没有特殊说明,文章皆是猿人学原创,没有猿人学受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文章来源于:猿人学网站的python教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