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 http://blog.csdn.net/qwe6112071/article/details/50806734python
ls [选项] [目录名 | 列出相关目录下的全部目录和文件
-a 列出包括.a开头的隐藏文件的全部文件
-A 同-a,但不列出"."和".."
-l 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
-c 根据ctime排序显示
-t 根据文件修改时间排序
白色:表示普通文件
蓝色:表示目录
绿色:表示可执行文件
红色:表示压缩文件
浅蓝色:连接文件
红色闪烁:表示连接的文件有问题
黄色:表示设备文件
灰色:表示其它文件
-b 覆盖前作备份
-f 如存在不询问而强制覆盖
-i 如存在则询问是否覆盖
-u 较新才覆盖
-t 将多个源文件移动到统一目录下,目录参数在前,文件参数在后
eg:
mv a /tmp/ 将文件a移动到 /tmp目录下
mv a b 将a命名为b
mv /home/zenghao test1.txt test2.txt test3.txt
-r -R 递归复制该目录及其子目录内容
-p 连同档案属性一块儿复制过去
-f 不询问而强制复制
-s 生成快捷方式
-a 将档案的全部特性都一块儿复制
-v 详细显示输出的具体状况
-r 递归复制整个目录
(1) 复制文件:
命令格式:
scp local_file remote_username@remote_ip:remote_folder
或者
scp local_file remote_username@remote_ip:remote_file
或者
scp local_file remote_ip:remote_folder
或者
scp local_file remote_ip:remote_file
第1,2个指定了用户名,命令执行后须要输入用户密码,第1个仅指定了远程的目录,文件名字不变,第2个指定了文件名
第3,4个没有指定用户名,命令执行后须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第3个仅指定了远程的目录,文件名字不变,第4个指定了文件名
(2) 复制目录:
命令格式:
scp -r local_folder remote_username@remote_ip:remote_folder
或者
scp -r local_folder remote_ip:remote_folder
第1个指定了用户名,命令执行后须要输入用户密码;
第2个没有指定用户名,命令执行后须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eg:
从 本地 复制到 远程
scp /home/daisy/full.tar.gz root@172.19.2.75:/home/root
从 远程 复制到 本地
scp root@/172.19.2.75:/home/root/full.tar.gz /home/daisy/full.tar.gz
-a 只修改存取时间
-m 值修改变更时间
-r eg:touch -r a b ,使b的时间和a相同
-t 指定特定的时间 eg:touch -t 201211142234.50 log.log
-t time [[CC]YY]MMDDhhmm[.SS],C:年前两位
-p 递归建立目录,若父目录不存在则依次建立
-m 自定义建立目录的权限 eg:mkdir -m 777 hehe
-v 显示建立目录的详细信息
-v 显示执行过程
-p 若自父母删除后父目录为空则一并删除
-f 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不给出提示
-i 交互式删除
-r 将列出的目录及其子目录递归删除
-v 列出详细信息
cat grepSth.sh > nihao.txt
-n 编号文件内容再输出
-E 在结束行提示$
+n 从第n行开始显示
-n 每次查看n行数据
+/String 搜寻String字符串位置,从其前两行开始查看
-c 清屏再显示
-p 换页时清屏
-m 显示相似于more命令的百分比
-N 显示行号
/ 字符串:向下搜索“字符串”的功能
? 字符串:向上搜索“字符串”的功能
n 重复前一个搜索(与 / 或 ? 有关)
N 反向重复前一个搜索(与 / 或 ? 有关)
b 向后翻一页
d 向后翻半页
-b
-b a 不管是否有空行,都列出行号(相似 cat -n)
-b t 空行则不列行号(默认)
-n 有ln rn rz三个参数,分别为再最左方显示,最右方显示不加0,最右方显示加0
-v 显示文件名
-c number 显示前number个字符,若number为负数,则显示除最后number个字符的全部内容
-n number 若number为负数,则显示除最后number行数据的全部内容
-v 显示详细的处理信息
-q 不显示处理信息
-f 循环读取
:w filename 将文章以指定的文件名保存起来
:wq 保存并退出
:q! 不保存而强制退出
命令行模式功能键
1)插入模式
按「i」切换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按"i"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光标当前位置开始输入文件;
按「a」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目前光标所在位置的下一个位置开始输入文字;
按「o」进入插入模式后,是插入新的一行,从行首开始输入文字。
2)从插入模式切换为命令行模式
按「ESC」键。
3)移动光标
vi能够直接用键盘上的光标来上下左右移动,但正规的vi是用小写英文字母「h」、「j」、「k」、「l」,分别控制光标左、下、上、右移一格。
按「ctrl」+「b」:屏幕往"后"移动一页。
按「ctrl」+「f」:屏幕往"前"移动一页。
按「ctrl」+「u」:屏幕往"后"移动半页。
按「ctrl」+「d」:屏幕往"前"移动半页。
按数字「0」:移到文章的开头。
按「G」:移动到文章的最后。
按「$」: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尾"。
按「^」: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首"
按「w」: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开头
按「e」: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字尾
按「b」:光标回到上个字的开头
按「#l」:光标移到该行的第#个位置,如:5l,56l。
4)删除文字
「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一个字符。
「#x」:例如,「6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6个字符。
「X」:大写的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一个字符。
「#X」:例如,「20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20个字符。
「dd」:删除光标所在行。
「#dd」:从光标所在行开始删除#行
5)复制
「yw」:将光标所在之处到字尾的字符复制到缓冲区中。
「#yw」:复制#个字到缓冲区
「yy」:复制光标所在行到缓冲区。
「#yy」:例如,「6yy」表示拷贝从光标所在的该行"往下数"6行文字。
「p」:将缓冲区内的字符贴到光标所在位置。注意:全部与"y"有关的复制命令都必须与"p"配合才能完成复制与粘贴功能。
6)替换
「r」:替换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R」:替换光标所到之处的字符,直到按下「ESC」键为止。
7)回复上一次操做
「u」:若是您误执行一个命令,能够立刻按下「u」,回到上一个操做。按屡次"u"能够执行屡次回复。
8)更改
「cw」:更改光标所在处的字到字尾处
「c#w」:例如,「c3w」表示更改3个字
9)跳至指定的行
「ctrl」+「g」列出光标所在行的行号。
「#G」:例如,「15G」,表示移动光标至文章的第15行行首。
选项与参数:
1 与档案权限及名称有关的参数:
-name filename:搜寻文件名为 filename 的档案(可以使用通配符)
-size [+-]SIZE:搜寻比 SIZE 还要大(+)或小(-)的档案。这个 SIZE 的规格有:
c: 表明 byte
k: 表明 1024bytes。因此,要找比 50KB还要大的档案,就是『 -size +50k 』
-type TYPE :搜寻档案的类型为 TYPE 的,类型主要有:
通常正规档案 (f)
装置档案 (b, c)
目录 (d)
连结档 (l)
socket (s)
FIFO (p)
-perm mode :搜寻档案权限『恰好等于』 mode的档案,这个mode为相似chmod的属性值,举例来讲,-rwsr-xr-x 的属性为4755!
-perm -mode :搜寻档案权限『必需要所有囊括 mode 的权限』的档案,举例来讲,
咱们要搜寻-rwxr--r-- 亦即 0744 的档案,使用-perm -0744,当一个档案的权限为 -rwsr-xr-x ,亦即 4755 时,也会被列出来,由于 -rwsr-xr-x 的属性已经囊括了 -rwxr--r-- 的属性了。
-perm +mode :搜寻档案权限『包含任一 mode 的权限』的档案,举例来
说,咱们搜寻-rwxr-xr-x ,亦即 -perm +755 时,但一个文件属性为 -rw-------也会被列出来,由于他有 -rw.... 的属性存在!
2. 额外可进行的动做:
-exec command :command 为其余指令,-exec 后面可再接额外的指令来处理搜寻到的结果。
-print :将结果打印到屏幕上,这个动做是预设动做!
eg:
find / -perm +7000 -exec ls -l {} ; ,额外指令以-exec开头,以;结尾{}代替前面找到的内容
| xargs
-i 默认的前面输出用{}代替
eg:
find . -name "*.log" | xargs -i mv {} test4
选项:
-c 创建打包档案,可搭配 -v 来察看过程当中被打包的档名(filename)
-t 察看打包档案的内容含有哪些档名,重点在察看『档名』就是了;
-x 解打包或解压缩的功能,能够搭配 -C (大写) 在特定目录解开
辅选项:
-j 透过 bzip2 的支持进行压缩/解压缩:此时档名最好为 *.tar.bz2
-z 透过 gzip 的支持进行压缩/解压缩:此时档名最好为 *.tar.gz
-v 在压缩/解压缩的过程当中,将正在处理的文件名显示出来!
-f filename -f 后面要马上接要被处理的档名!
-C 目录 这个选项用在解压缩,若要在特定目录解压缩,可使用这个选项。
--exclude FILE:在压缩打包过程当中忽略某文件 eg: tar --exclude /home/zenghao -zcvf myfile.tar.gz /home/* /etc
-p 保留备份数据的本来权限与属性,经常使用于备份(-c)重要的配置文件
-P(大写) 保留绝对路径,亦即容许备份数据中含有根目录存在之意;
eg:
压 缩:tar -jcvf filename.tar.bz2 要被压缩的档案或目录名称
查 询:tar -jtvf filename.tar.bz2
解压缩:tar -jxvf filename.tar.bz2 -C 欲解压缩的目录
exit 退出当前shell
logout 退出登陆shell
shutdown -h now
users 显示当前登陆系统地用户
who 登陆在本机的用户与来源
-H或--heading 显示各栏位的标题信息列。
w 登陆在本机的用户及其运行的程序
-s 使用简洁格式列表,不显示用户登入时间,终端机阶段做业和程序所耗费的CPU时间。
-h 不显示各栏位的标题信息列。
write 给当前联机的用户发消息
wall 给全部登陆再本机的用户发消息
last 查看用户的登录日志
lastlog 查看每一个用户最后的登录时间
groups 查看登录用户支持的群组, 第一个输出的群组为有效群组
newgrp 切换有效群组
groupadd [-g gid] 组名 | 添加组
-M 不创建用户家目录!(系统帐号默认值)
-m 创建用户家目录!(通常帐号默认值)
-r 创建一个系统的帐号,这个帐号的 UID 会有限制
-e 帐号失效日期,格式为『YYYY-MM-DD』
-D 查看useradd的各项默认值
-l 使密码失效
-u 与-l相对,用户解锁
-S 列出登录用户passwd文件内的相关参数
-n 后面接天数,shadow 的第 4 字段,多久不可修改密码天数
-x 后面接天数,shadow 的第 5 字段,多久内必需要更动密码
-w 后面接天数,shadow 的第 6 字段,密码过时前的警告天数
-i 后面接『日期』,shadow 的第 7 字段,密码失效日期
-r 用户文件一并删除
-l 列出该帐号的详细密码参数;
-d 后面接日期,修改 shadow 第三字段(最近一次更改密码的日期),格式YYYY-MM-DD
-E 后面接日期,修改 shadow 第八字段(帐号失效日),格式 YYYY-MM-DD
-I 后面接天数,修改 shadow 第七字段(密码失效日期)
-m 后面接天数,修改 shadow 第四字段(密码最短保留天数)
-M 后面接天数,修改 shadow 第五字段(密码多久须要进行变动)
-W 后面接天数,修改 shadow 第六字段(密码过时前警告日期)
root管理员动做:
-gpasswd groupname 设定密码
-gpasswd [-A user1,...] [-M user3,...] groupname
-A 将 groupname 的主控权交由后面的使用者管理(该群组的管理员)
-M 将某些帐号加入这个群组当中
-gpasswd [-r] groupname
-r 将 groupname 的密码移除
群组管理员动做:
- gpasswd [-ad] user groupname
-a 将某位使用者加入到 groupname 这个群组当中
-d 将某位使用者移除出 groupname 这个群组当中
-r 递归复制
-p 保留源文件的属性
usage: rcp –r remote_hostname:remote_dir local_dir
Linux操做系统
Linux操做系统重要命令
Shutdown –r now 重启操做系统,会给别的用户提示
Shutdown –h now 马上重启操做系统
Shutdown –h 20:25 设置系统关机时间
Shutdown –h +10 设置系统关机时间
Init 0 关机
Init 6 重启
Ssh python_Admin@ 192.168.122.1链接用户电脑
Useradd 建立用户帐户
Useradd jianxin –m //建立家目录
Userdel jianxin -R删除家目录
Su – jianxin 会切换到家目录
为普通用户添加超级管理员权限
Chgrp YYY hello.py 改变分组
Chmod u=rxw,g=rx,o=rwx分别改变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