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使用MPLS TE?
由于传统的IGP metric只是基于目的地址的,而且IP自己是stateless,不能支持显示路径。在计算带宽的时候也比较死板,是经过静态的指定接口或链路带宽延时等参数来实现流量工程的。综上,须要一种相似ATM的技术来实现流量工程。less
MPLS TE实现的必要条件ide
MPLS TE的四大组件
1.信息发布组件
2.路径计算组件
3.信令组件优化
MPLS流量工程还须要支持一些高级特性orm
信息发布组件
全部的信息都是经过OSPF或ISIS的扩展LSA/LSP来实现的。
两张IGP的扩展目的是为了传送带有流量参数的LSA,知足MPLS TE的需求。OSPF-TE和ISIS-TE缺省状况下,只支持单个区域启用,若是须要在多个区域运用MPLS TE,就得使用inter-area tunnel来实现。接口
OSPF-TE的扩展,增长了type 10的LSA (opaque LSA)
Opaque LSA中,扩展了两种TLV(type/length/value)
-type=1 路由器地址TLV
-type=2 链路TLV Link TLV 有九种不一样的TLV组成,描述链路的参数。
9种sub TLV
-链路类型:MA或p2p
-链路ID
-本地接口ip地址,通常为TE的RID
-本地接口IP address,通常为TE的RID
-远端接口的地址
-TE metric
-最大链路带宽
-最大可保留带宽
-当前可用带宽(针对每个优先级)
-链路属性标志ip
ISIS-TE
ISIS-TE的泛洪信息和OSPF-TE基本同样
ISIS-TE扩展了两种TLV
-type=135 wide metric
-type=22 IS可达性TLV路由
Wide metric
ISIS的metric分为narrow metric与wide metric,分别为6bit和24 bit。
wide metric自己和metric TE没有必然联系,可是他能够增长MPLS TE的可扩展性。it
IS可达性TLV
type=22的IS可达性TLV携带MPLS TE信息。io
IS可达性sub-TLV
Type=22的IS可达性TLV提供了7种不一样的sub-TLV描述MPLS TE信息
-链路属性标志
-IPv4接口地址,用接口的掩码表示
-邻居地址
-最大链路带宽
-最大可用带宽
-当前可用带宽(针对每个优先级)
-流量工程度量form
如下的信息会被宣告
带宽信息
最大的物理带宽,以及可预留带宽。经过在物理接口命令配置。
interface gi 0/0
bandwidth 10000
ip rsvp bandwidth 8000
隧道优先级
范围0-7,越小越好。在tunnel接口下配置。
优先级分为两种
setup priority
hold priority
一般会将这两个priority值配成同样
interface tunnel 10
tunnel mpls traffic-eng prioirty 5 5
亲和属性
这个属性较为复杂,简单的理解就是给物理链路配上颜色,而后不一样的tunnel去匹配此类链路颜色,来进行流量控制。对于生产环境的控制较为不便,也不知道有没有应用场景。
配法:
先给物理链路配颜色
interface gi 0/0
mpls traffic-eng attribute-flags 0x0000001
interface gi 0/1
mpls traffic-eng attribute-flags 0x0000002
而后就针对不一样的tunnel去匹配物理流量
interface tunnel 10
tunnel mpls traffic-eng affinity 0x00000001 mask 0x00000001
interface tunnel 20
tunnel mpls traffic-eng affinity 0x00000010 mask 0x00000010
有如ip地址,0表明不匹配, 1 表明匹配。
Administrative Weight
实际上就是TE metric, 默认状况下等于IGP metric
以上,这篇大概涵盖了MPLS TE的基本概念,四大组件,四大组件中最复杂的信息发布组件。日后的实验会涵盖抓包来更好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