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不久在网络上看到有人在问有没有人将openfiler进行实际应用,以我看应该是有的,并且很多,你是否在用,或者曾经用过呢?安全
LINUX加PC主机来定制各类应用型服务器,一直是我想去推广的,也就是如何将这种模式变成商业来盈利。但想归想,真正实现这个心愿仍是今年9月份,当我决定出来作本身的公司时,去朋友的广告公司找他聊天,聊天中谈到他的设计图案文档比较大,在设计用计算机中存储不只占硬盘空间,且影响运行速度,听到这样的问题,我当即脱口而出为何不采用存储和计算机分开的模式呢,这样上面的问题不只能很好的解决,并且数据会更安全。服务器
朋友很同意我这样的建议,让我帮他进行改造。网络
在这个项目开始之初,我本打算去购买现成的4盘位NAS存储服务器来作的,到网上走一圈后,发现这类服务器价格都不低(对于某些公司来讲这样的价格无所谓,也不可能用到这么小的NAS存储服务,但对于小公司来讲,成本依然很重要),恰好朋友有一台闲置不用的PC主机,机器一切正常,只是用来作设计处理能力跟不上,也就被搁置不用了,因而决定用它,再找一个NAS服务器系统来定制一台。ide
说干就干,先检查PC主机硬件,主板有4个SATA接口,用作RAID5勉强够用;CPU2.6G HZ,内存2G,这些也没问题;电源实际输出260W,4块2TB的硬盘加上CPU及其它用电也应该足够了。因而只添加了3块2TB的硬盘做RAID5,其它硬件都没有改变。设计
硬件上知足了要求,接下来就是NAS服务器系统,FreeNAS和openfiler就是个人目标。先试用了FREENAS,多是我只熟悉LINUX系统的缘由,不管是安装仍是配置都以为不像是可以用于商用的NAS系统,只好转向后者。在安装openfiler2.99.1过程当中,看到熟悉的安装过程出来后,内心就作了决定,非它莫属了。接口
openfiler的安装很简单,要注意的地方就是以太网接口卡要设置固定IP地址,设置好ROOT登陆密码,用于非WEB方式管理系统。另外,若是你须要更高的安全,能够将它以RAID1的方式安装,但须要2块硬件或闪存卡来作RAID1才行。鉴于LINUX系统的健壮性,加上使用EXT4文件系统,系统损坏的可能性在这样的小公司是能够接受的,也就用1块160G的硬盘来做系统盘了。(没办法,找不到更小容量的硬盘了,只能“浪费”一点了)内存
openfiler全部配置均可以以WEB方式进行,也能够设置语方为中文方式,看我的喜爱,我比较原滋原味的。WEB登陆方式是安装时设置的以太网接口IP地址:446。路由
实际上,openfiler做为NAS重点配置的就是磁盘的配置,全部的功能都在Volumes下进行。先是建立新的物理卷(create new physical volumes),选择RAID5,再选择列出来的3块硬盘,最后点击“Add array”就建立RAID5阵列,显示为/dev/md0。而后就是增长卷组,能够只有一个卷组,最后在建立的卷组中增长卷,也就是至关于咱们一般说的分区,分区文件系统选择EXT4。这样整个磁盘的配置就所有完成,很是简单容易。文档
完成这些设置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卷进行CIFS文件共享,在openfiler设置界面的服务标签,启用CIFS服务,而后在“shares”-“Networkshares”-卷组名-卷名进行共享设置,其中smbsharename设置一个英文的共享文件夹名,必定要是英文,否则不能启用共享。将须要共享的卷作一样的设置后,这台NAS服务器就能够去现场服役了。it
整个过程很简单,安装、配置不到2小时搞定,可是在实际的使用中,仍是有几个小问题须要你们注意:
一、局域网中最好从新配置交换机或路由器的DHCP配置,至少要将NAS存储服务的IP地址固化,不能用于分配。一旦冲突,NAS存储服务器将不能访问。
二、机箱内部散热必定要好,硬盘安装时要相互有一些空隙,利于空气循环。
三、主板SATA接口要多一些比较好,利用之后扩展。
四、电源用静音,功率更大些的为好,固然要看硬盘个数及总负载来定。另外,SATA电源插头个数也是选择电源的肯定因数之一。
五、PC主机网卡速率,与局域网交换机端口速率匹配,最好是1000M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