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全部这些目录在你的系统中都有,这取决于你的内核配置和装载的模块。另外,在/proc下还有三个很重要的目录:net,scsi和sys。Sys目录是可写的,能够经过它来访问或修改内核的参数,而net和scsi则依赖于内核配置。例如,若是系统不支持scsi,则scsi目录不存在。linux
方法一:ide
咱们能够直接给文件传递一个值:能够启用或关闭某个功能,0表示关闭,1表示启用。性能
例:打开系统的ip_forward(数据包转发);this
# echo 1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spa
方法二:经过sysctl 命令给内核传递一个值3d
-w Use this option when you want to change a sysctl setting.blog
(你想转变一个系统的设定的时候,用这个选项)接口
# sysctl -w net.ipv4.ip_forward=1进程
这些修改方法,都是临时生效的,重启无效。ip
方法三:须要修改配置文件/etc/sysctl.conf,设置默认的内核参数。
sysctl -a:查看全部内核参数;
sysctl -p:读取配置文件,让其生效;
接下来咱们来看看如何编译Linux内核:
首先解压源码包
# tar -xvf linux-3.2.58.tar.xz -C /usr/src
# cd /usr/src/linux-3.2.58
配置内核编译参数,咱们参考红帽给咱们的例子。
# cp /boot/config-2.6.32-358.el6.i686 .config
# make menuconfig
这就是内核功能的定制界面,能够在里面定制须要的功能,精简系统,选择完成后保存。
# make
这就开始编译了,大约要两个小时,这取决于CPU的性能。
编译完成,接下来安装模块。
# make modules_install
安装核心
# make install
有些模块找不到,这是由于安装系统后加的模块,好比vmware_balloon 这个模块是虚拟机的气球模块,先无论。
查看下/boot/grub/grub.conf 文件,新内核已经加进来了,可是默认启动的是旧的内核。
咱们如今重启进入新内核试试:# reboot
在这里,咱们选择启动新编译的内核。
启动成功,编译安装内核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