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志愿录取标准html
零、概况
1、传统志愿录取过程
2、平行志愿录取过程
3、17年志愿录取过程算法
零、概况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录取标准,做为公平线,都是至关透明的。
这部分分享,以录取标准(过程)的演变为主线,从而得出17年的录取标准(过程)的可能性的结论。
虽然,结论是猜想,但从演变的过程来推测,结论的可靠性是至关高的。
每一年,以省(市)为单位,多少考生,多少高校要招多少考生,都要报教育部。经教育部批准,每一个高校的招生名额才能肯定,精确到个位数。
高考先后,高校要到每一个省招考生,省里要把考生档案送进高校,具体运做衔接领导的是省教育厅下面的教育考试院。
因此,要留心教育部及教育考试院的新政策。如下为两个网址:
http://www.moe.gov.cn/
http://www.zjzs.net/app/portal/index.html
网上传言常常会不少,以官网公布的文件为准。数据库
1、传统志愿录取过程
群里家长们,不少是参加太高考的吧。咱们那个时候,填的志愿是一张卡纸。
我记得是五个志愿(学校),下面是若干栏的专业。
那时候是录取方式是传统志愿录取。录取的标准是名次。
传统志愿的录取过程大概是:
一、把全部卡纸,标上名次与编号(或者原来就有),而后,按第一志愿分堆。
二、高校招生负责人来到某堆前,好比说浙大,把第一志愿填浙大的这一堆进行排序。排序的标准是省名次。
三、假如说浙大要招一万人,那么前一万张卡纸,浙大就拿走了。剩下的2万张,归还。而后浙大招生的人就回去了。
四、假如说浙大要招一万人,但那一堆的卡低是五千张,浙大就所有拿走卡低。而后不能回去,由于事还没办完哪。
而后浙大招生的,就要等待。等到第一志愿的卡纸所有处理完毕(要么全拿走,要么归还部分)以后,而后:
把全部归还的卡低,按第二志愿分堆。浙大招生的,来到了第二志愿填浙大的那一堆前,开始干活了。
不是还少五千我的吗?若是卡纸多于五千张,好吧,按省名次排序,拿走前五千张。剩下的归还。而后就能够回去了。
若是卡纸少于五千张,好吧,所有拿走,还不能回去,要继续等待。。而后是第三志愿、第四志愿。。
在招生负责人回去以前,要与考试院相互登记备案。这时候,这一年某校的最低招生分数才出来。
好比说浙大,某年最低分数是588,那就是拿走的卡纸中,名次最低的那一位的分数。
拿走卡纸,至关因而提档。学生档案,就归高校了。到时高校再发通知书给考生。
再好比浙大,把名单拿回去以后,再分配专业。
专业的分配与传统志愿很相似,好比把第一志愿填自动化的卡低,放在一块儿,再按省名次排序。好比说自动化专业要招一百个,拿排名前一百的,就进这个专业了,肯定。一百之后的,归还。。。这个过程与传统志愿中学校选择学生很像。
当专业被招满的时候,这个专业的最低招生分数才出来。
那最后呢,有一些学生在归还的那一堆中,一直没有被分配专业,咋办?
那就分到那些还没被招满的专业中去,这叫调剂,专业调剂。
不管是学校选择考生,仍是专业选择考生,都是手工操做。因此要请不少帮手,化的时间很长。
最后分析一下,传统志愿方式的优势:
至少有个统一的标准,操做透明,凭分数(名次)说话,录取标准清晰。
缺点:
手工操做,费时费力。
第一志愿与第一专业过度重要了。
假如一个考生,第一志愿北大,第二志愿浙大。那么ta可能差北大1分,就可能浙大也去不了了。
专业顺序也同样,若是第一专业填得太好,若是进不了,那可能就会被调剂到莫名其妙的专业中去。
编程
2、平行志愿录取过程
传统志愿时没电脑啊。后来,电脑出现了,人们就想偷懒了。还有啊,也想改进政策,因而,平行志愿就出来了。
平行志愿,是对传统志愿的改进,并且改进得很是好。
平行志愿的录取过程大概是:
一、把全部考生的志愿卡纸(电脑志愿的话,就不是卡纸,而是考生数据库资料,说成卡纸是为了理解方便)按省名次排序。
二、名次在前面的,先来选择高校。
三、好比第n名的,来看志愿。第一志愿是北大。再看北大的招生状况,哦,北大已经招满了。
四、好吧,再看第二志愿,是浙大。浙大没有招满,好了,把卡纸给浙大。
这些是电脑程序运做的,速度很快。
而后浙大把这学生档案就提走了。要注意的是,一次提档。那若是五个志愿下来,学校人都满了呢?
那就不能提档了,档案就进入下一批次——好冤哪。。。
浙大招满人以后就回去了,回去以后分配专业。
一、把全部考生的志愿卡纸按省名次排序。
二、名次在前面的,先来选择专业。
三、好比第n名的,来看专业。第一志愿是自动化。再看自动化专业的状况,哦,这专业满了。
四、好吧,再看第二专业,是化学。化学专业人还没满,好了,把卡纸给化学专业。
专业的分配,与考生选择学校是很相似的,这里是学生选择专业。
咱们把问题简化了,但思路是很清楚的。从而也看到了平行志愿与传统志愿的本质差异:
平行志愿是考生(名次)主动,传统志愿是,考生很被动。
因此说平行志愿相对于传统志愿,是很合理的,是很好的改进。
而后再说一些细节:
一、当高校去考试院招考生时,可能会要多余名额。好比想招100人,可能会拿走105张卡纸。
这对高校有利,由于能够多选择。但考生就苦逼了,若是刚好在多出来的5人之中,那就完了。
怎么个完法?可能会退档。退档的结果很严重啊,第一批次的会退到第二批次,亏大了。
16年,浙江高校承诺,只要考生在专业调剂上打钩(服从调剂),原则上不退档。总有个专业把你安下。
可是呢,若是你太有个性,不服从调剂,那么被退档的可能性就大大增长了。
每一年有三四千人,由于专业不服从调剂而退档的。16年退档的理科生,最高分数有670多吧,原本可读很好的高校。
因此在16年高考群中,当时我两次重点@,提醒考生及家长,至少回头检验三遍,看服从调剂的钩有木有忘记打上。
二、在专业分配的时候,不少高校有专业级差。
上海有不少高校在专业分配的时候,有专业级差。其实各地都有,有很多。上财啊、人大啊,都有专业级差的。
浙大好像木有专业级差,这里咱们为了举例方便,假设有:
浙大招满人以后就回去了,回去以后分配专业。
A、把全部考生的志愿卡纸按省名次排序。
B、名次在前面的,先来选择专业。
C、好比第n名的,来看专业。第一志愿是自动化。再看自动化专业的状况,哦,这专业满了。
得,咱们有专业级差,把你降三分。(我好冤哪,但没办法,这是规定)
D、好吧,你已经降了三分了,暂时没有权利选择专业了,等着吧。。
好吧。。一直等到分数在前的选择完毕。。好了,终于轮到我了,再看第二专业,是化学。化学专业还好没满,好了,把卡纸给化学专业。
若是化学也满了,那就更苦逼了,分数再减3分。再等着吧。。我去。。
能够看出,专业级差是很折腾考生的,但这是规定呀。还好的是,在招生简单中,若是有专业级差的话,是要写清楚的。
某校专业级差:3 3 2
意思是说,第一个专业进不了的话,减3分,第二个还进不了,减3分,第三个专业还进不了,减2分。。。
这个很坑爹。就算招生老师事先告诉你,你孩子第二个专业确定木有问题。。蛋是,到时候,由于有专业级差,后果很难预料。。
(我这里讲得很细,由于16年有不少高校有专业级差。17年不会有专业级差的概念了,想跳过的就跳过不用看了。。)
三、学校最低分与专业最低分,是录取完毕后才知道的。
之后会有大厚书发下来,是过去数年的一些录取数据。无非是某校某专业,最低录取分是多少,名次是多少。
这些是参考数据。当年分数是多少呢?谁也不知道,要录取完毕以后,才会知道。
过去的数据,只能做为参考。
通常来讲,最低录取分数是评价一个学校(专业)最客观的标准。
综上,经过考察平行志愿的过程与一些细节,咱们能够看出,平行志愿的优势:
速度快、省力,克服了传统志愿的缺点。
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再也不是起决定做用的了,考生有主动权。
(通常考生填写平行志愿时,会选择:一2、冲,3、正常,四5、保底。但也有激进型的:一二三4、冲,5、保底。只要底足够牢靠,这样填写风险也是不大的)
平行志愿的缺点:
由于是一次性投档,可能会进一个比较理想的高校,但专业是你不想要的。
在16高考群中分享时,我就说过,如今的数据库处理能力很是强大了,这个缺点彻底有条件克服了。方法是:
志愿详细到专业。好比说,你能够填写30个志愿,每条是专业+学校,最终按平行志愿的方式录取。
这样,就能够选择一个理解的学校与理想的专业,从而克服了之前平行志愿的缺点。
之前平行志愿是先选择学校,再选择专业,分两步走的。若是一步到位,则两步产生的缺点就避免掉了。
(万万没想到,这个理想会实现得那么快。。)
app
3、17年志愿录取过程
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相关材料汇编.doc
这个群文件中,详细记录了新高考主要的文件内容。
最重要的一个文件,在考试院网站中:
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
http://www.zjzs.net/app/portal/article.html?articleDomain.id=96755&categoryDomain.id=196
是以浙江省人民政府的名义,于2014年9月9日发布。
(至于选考、考试次数、分数计法,这里就不用多啰嗦了,这里咱们专一于统一高考考生的录取标准(过程)。)
重点关注:
++++++++++++++++++++++++++++++++
3.录取。
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分专业类或专业肯定选考科目范围,但至多不超过3门,并在招生2年前向社会公布;
考生选考科目只需1门在高校选考科目范围以内,就能报考该专业(类)。
高校没有肯定选考科目范围的,考生在报考时无科目限制。
高校可对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提出要求,做为录取参考。
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
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填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
++++++++++++++++++++++++++++++++
关于什么专业(类),要求什么选考科目,主要参考这个文件:
关于公布2017年拟在浙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的公告
http://zt.zjzs.net/xuanke/
昨天分析过了,这基本上是个鸡肋,可是呢,文件一旦产生,不会轻易改变。因此老老实实参考就行。
而后重点中的重点,是这两句话:
*******************************************************************
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
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填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
*******************************************************************
前面有朋友问,录取过程明确了吗?其实在这两句话中,不少东西都明确了。
咱们已经清楚了,16年及之前的几年平行志愿的录取过程,是先学校、再专业,文理分开,分几个批次分时进行。
如今呢?17年及之后,啥都整在一块儿了。
一、
虽然电脑很快,但仍是要人配合的。因此这么大的工做量,不可能同时进行,因此才“分段”进行。
在时间段上,仍是分开的,但已经没有批次概念,如今是“时间段”的概念。
分段的标准是有的,是按考生成绩。分几段?不知道,我估计,分三段的可能性最大。也可能会分两段。不太多是四段,一段更不可能。
既然按考生成绩分段,那么在填报志愿时,考生成绩与名次,就已经知道了。
这个推论多数不会错。因此网上传言说不知道分数名次就填志愿说法,是不靠谱的。
二、
在正式填报志愿(160626)以前的一周左右时间,会有一次模拟在电脑上填写志愿的练习。
17年也同样,估计会有。模拟时候的学校、专业、代码、板面等等,与真实时是如出一辙的。
16年的长啥样?这个样:网站
到时考试院官网上,会提供入口。准备好相关资料(身份证号、准考证号、报名号等等),就能够模拟了。
(高考报名后,应把相应一切资料通通记录下来,之后都会有用。尤为是,要把密码改掉,并记在纸上。每一年有登陆人家志愿而改掉志愿的恶做剧事件发生。)
三、
17年的志愿,会长啥样?
我估计会提供30个左右的专业+学校的选择栏。
专业与学校,都会有代码。由于代码可使搜索加快。
是先选择学校,仍是先选择专业?我估计会先选择学校,再选择专业。由于在学校中搜索专业速度快。
能够想像,学校+专业,有30个左右的选择栏。
专业服从与走读服从还会有吗?
专业服从已经没有意义,确定不会有了。走读服从原本就是鸡肋,也会去掉。
四、
录取标准(过程)是什么?
以平行志愿的方式,学生优先选择学校+专业,一次性定位。
具体过程是:
A、按学生的全省排名,排名高的先来选择学校+专业。
B、好比排名为n名的考生来选择了。
C、第一志愿的学校+专业,人满了么?没有满,则被招走。
满了,则看第二志愿的学校+专业。
如此不断搜索下去,总有一个没满的,则被招走。招走以后,学校招生的轻松不少,分配专业这个步骤已经完成了。
那万一,到最后一个学校+专业,都已经满了,咋办?
那你到下一个时间段去玩吧(至关于之前的退档),到下一个时间段,你还得再填写志愿。
五、
全省排名怎么来的?
录取标准必定是排名,不会是分数。由于分数能够相同,排名永远不会相同。
总分的计算,是语、数、英三门分数加起来,再加上三门选科通过赋分的分数。
当总分相同时,排名的时候要另加条件,好比取数学看谁高。还相同,再加上语文成绩看谁高。。。
那全部科目分数所有相同。。我去。。。这种状况几率极低,万一发生了,要问考试院的编程负责人了。。
关于录取标准,只能是惟一的一个能够排序的数据。这个数据也仅多是全省排名。
由于给选科赋分,就是用于这个目的。
那有另外的可能吗?好比我填报物理专业,选科物理的的权重会不会加大?
你想多了,这种可能性仅为百分之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为何呢?由于这不具备操做性。从传统志愿到平行志愿,再到如今的专业+学校,一步步是稳扎稳打过来的,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没事找抽的算法。
六、
赋分不太公平啊,咋办?
目前来看,赋分主要牵涉到权重问题。好比说,上海的赋分方式使选科权重减小,语数英权重相对就大了。
而浙江的则选科权重较大,语数英权重就没有上海的大了。
就公平性而言,目前没有比这种赋分方式更公平的了。(也可能会有,但不具备操做性。)
固然,微小的不公平是存在的,那只能暂时放一放了。选科是一次性的,又不能变动了。
总结一下几个结论:
志愿填报的时间会分几段?我估计,分三段的可能性最大。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成绩与名次,就已经知道了。
在正式填报志愿(0626)以前的一周左右时间,会有一次模拟在电脑上填写志愿的练习。
学校+专业,有30个左右的选择栏。
以平行志愿的方式,学生优先选择学校+专业。录取标准是全省排名。
不会出现不一样专业不一样选科权重不一样的脑残算法。
这里我下了六个断论。到底准不许呢?咱们能够拭目以待。
至少,目前,咱们能够暂时把这些当成定论来应用。
第二部分讲完了。
家长们第一反应多是,这么麻烦啊。。我去,不想玩了。
个人建议是,最好你本身亲自玩一下,由于孩子不会有这个功夫了解这么多东西。
而后是你把了解的大概,说给孩子听。
最后与孩子一块儿做决定。
spa
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