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基于 腾讯X5内核 WebView 实践的总结篇,较上篇文章更为完整,具体。javascript
经过 WebView
的回调函数,分析 onPageFinished()
回调时机前端
加载某个网址的Android端回调监测以下:java
shouldOverrideUrlLoading time: 1519274808392
onPageStarted: time: 1519274808561 // 169ms
onPageFinished time: 1519274809735 // 1174ms
onReadableCallback: false
shouldOverrideUrlLoading time: 1519274811067 --url :shanbay.native.app://document/ready
onReadableCallback: true
onPageFinished time: 1519274817879 // 9318ms
onReadableCallback: true
复制代码
据上数据分析: 第一次onPageFinished()
回调触发是在 1174ms (较onPageStarted()
方法) 第二次onPageFinished()
回调触发是在 9318msgit
经过 chrome://inspect
监测的资源加载时序 github
Network 面板突出显示两种事件:DOMContentLoaded
和 load
web
解析页面的初始标记时会触发 DOMContentLoaded
。 此事件将在Network 面板上的两个地方显示:chrome
页面彻底加载时将触发 load。此事件显示在三个地方:缓存
分析上图:bash
DOMContentLoaded
和 load
事件触发时机与Android
端的回调触发时机不一致。onPageFinished()
方法的调用和 document
类型文件加载完成时间相近,且通过屡次测试是在该文件加载完成后调用。onPageFinished()
方法回调时间和load
时间相近。初步总结:网络
onPageFinished()
方法是在document
类型文件加载完成后调用的。onPageFinished()
方法是在load
完成时回调。shouldOverrideUrlLoading
和onPageStarted
方法时间差以及 图中 Overview 栏,会发现加载网页不是第一时间去请求数据的。因此 onPageStarted()
方法较触发是有必定的延迟时间。据上分析的结果咱们会发现,onPageFinished()
方法会调用屡次,因此,若是咱们将业务逻辑放到该方法中执行,若是不作控制,势必会出现一些问题。固然,因为网页类型的多样性,即便作了控制,依然会在特定的页面出现问题。
那么咱们如何摆脱对onPageFinished()
的依赖呢?
网页的加载情况,前端确定会有生命周期的感知,那么咱们为何不依赖前端的通知来触发Native
逻辑呢?
经过上述的思考,Native
的事件触发彻底交给前端去主动调取,而不是经过不靠谱的WebView
回调。在前端的$.ready()
方法中去通知移动端开始执行业务逻辑。
而且这种方式在时序性能方面有很大提高,比第二次onPageFinished()
触发时机早不少(在较为复杂的页面相差更大)
上面咱们经过 ready()
的主动通知,实现了 onPageFinished()
方法中业务逻辑的优化。
可是,在单页应用的网页中,$.ready()
只在主页面渲染完成时触发一次,在子页面并不会触发,并且,WebView
的 shouldOverrideUrlLoading()
及 onPageStarted()
方法都不会回调。在一些单应用网页会触发 onPageFinished()
方法,它去请求了新的资源,因此咱们感知到了回调。而个别网页并无去请求新的资源,直接对资源进行了替换,这种状况,咱们就感知不到 onPageFinished()
的回调。
固然,若是开发本身的页面就不存在这些多状况的处理,能够协商解决方案。
本文的主要实现是基于第三方网页作的功能扩展,因此须要考虑这些兼容性问题。
给出不成熟的参考方案:
url
变化监听,通知移动端页面变化。onPageFinished()
方法中再去作一个保底操做,损失一部分性能换取用户的响应速度。网络上的广泛作法是在 onPageFinished()
中注入 Js
脚本。
这种作法存在一些问题:
可能会注入屡次。
onPageFinished()第二次调用时机很迟,在复杂的页面性能损失很大。
若是注入太多,会影响页面的体验。
因为项目注入的脚本行数达到 1W+,因此咱们须要对时序作一些优化。保证调用时咱们已经完成了注入。
这里咱们主要注入生成一个 script
标签。
webView.loadUrl("javascript:(function() {" +
"var scriptElem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eadability-script');" +
"var parent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body').item(0);" +
"if(parent && !scriptElement) {" +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
"script.type = 'text/javascript';" +
"script.id = 'readability-script';" +
// Tell the browser to BASE64-decode the string into your script !!!
"script.innerHTML = window.atob('" + mAssetsScript + "');" +
"parent.appendChild(script);}" +
"})()");
复制代码
经过控制标签的惟一性来防止注入屡次; 在页面初始化前完成本地 js 脚本的文件读取;不断尝试注入直到能够注入为止。
在 onProgressChanged()
回调中,不断的尝试读取节点注入脚本。
经过最开始对 onPageFinished()
的分析。是否能够尝试在第一次回调时开始注入脚本。可是,不能保证每一个网页都会回调两次onPageFinished()
。
一般状况下,CSS不会阻塞HTML的解析,但若是CSS后面有JS,则会阻塞JS的执行直到CSS加载完成(即使JS是内联的脚本),从而间接阻塞HTML的解析。
在研究WebView
加载时序时发现了这个资源加载的回调onLoadResource()
。这里简单介绍下,针对这个回调,能够作的事情不少。
在加载页面资源时会调用,每个资源(好比图片)的加载都会调用一次。
webView.setWebViewClient(new WebViewClient(){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LoadResource(WebView view, String url) {
}
});
复制代码
能够实现预加载及手动缓存的功能。优化用户体验而且减小屡次访问形成的流量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