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义一个int类型的数组 int a[2]; // 定义一个int类型的指针 int *p; // 让指针指向数组的第0个元素 p = &a[0]; // 修改所指向元素的值 *p = 10; // 打印第一个元素的值 printf("a[0] = %d", a[0]);
输出结果:,说明已经经过指针间接修改了数组元素的值,跟指向一个普通int类型变量是同样的。html
因为数组名表明着数组的首地址,即a == &a[0],所以第8行代码等价于:ios
// 让指针指向数组的第0个元素 p = a;
内存分析图以下,一个指针变量占用2个字节,一个int类型的数组元素占用2个字节数组
// 定义一个int类型的数组 int a[4] = {1, 2, 3, 4}; int i; for (i = 0; i < 4; i++) { printf("a[%d] = %d \n", i, a[i]); }
输出结果:函数
先定义一个指针,指向数组的第一个元素spa
// 定义一个int类型的数组 int a[4] = {1, 2, 3, 4}; // 定义一个int类型的指针,并指向数组的第0个元素 int *p = a;
p的值是a[0]的地址,所以,如今咱们利用指针p只能访问数组的第0个元素a[0],用*p就可取出a[0]的值1。要想访问其余元素,就必须拿到元素的地址,能够发现每一个元素的地址差值为2,由于在16位编译器环境下,一个int类型的变量占用2个字节。如今只是知道a[0]的地址值为p,怎么根据a[0]的地址获取其余元素的地址呢?其实很是简单,p+1就是a[1]的地址。注意了,这里的p+1表明着p的值加2,并非p的值加1,好比p的值为ffc3,p+1则为ffc5,而非ffc4。依次类推,p+2就是a[2]的地址ffc7,p+3就是a[3]的地址ffc9。指针
其实,p+1不必定表明p的值加2,也多是加一、加4或者加8。究竟加多少,这跟指针的类型有关。下图是在16位编译器环境下的状况。code
聪明的你可能已经找到规律了,由于char类型的变量要占用1字节,因此p+1表明p的值加1;float类型的变量占用4字节,因此p+1表明p的值加4。从这一点,也能够很好地说明为何指针必定要分类型,不一样类型的指针,p+1的含义是不同的。orm
上述代码中的p指向了int类型的数组元素a[0],因此p+1表明p的值加2。知道怎么获取其余元素的地址了,那么就能够利用指针p遍历数组元素了。htm
// 定义一个int类型的数组 int a[4] = {1, 2, 3, 4}; // 定义一个int类型的指针,并指向数组的第0个元素 int *p = a; int i; for (i = 0; i < 4; i++) { // 利用指针运算符*取出数组元素的值 int value = *(p+i); printf("a[%d] = %d \n", i, value); }
注意第10行的代码,*(p+i)表明根据p+i的值(其实就是第i个数组元素的地址)访问对应的存储空间,并取出存储的内容(也就是取出第i个数组元素的值),赋值给左边的value。blog
最后的输出效果是同样的:。注意的是:遍历完毕后,指针变量p仍是指向a[0],由于p值一直没有变过,一直都是a[0]的地址ffc3。
补充一下,其实第10行改为下面的代码也是能够的:
int value = *(a+i);
你们都知道,a值表明数组的首地址,也就是a[0]的地址ffc3。a+1则表明a的值加2,即a[1]的地址ffc5,也就是说,a+i表明着元素a[i]的地址。相信你们也能猜出来了,a+1不必定表明着a值加2,究竟加多少,取决于数组的类型。a+i的计算方法与p+i相同。
利用上面的方法遍历完数组元素后,p一直指向元素a[0]。其实咱们也能够直接修改p的值来访问数组元素,只须要改一下第10行的代码便可
// 利用指针运算符*取出数组元素的值int value = *(p++);
p++其实就是至关于p = p + 1,直接修改了p值,并且每次是加2。所以,每执行一次p++,指针p就会指向下一个数组元素。
输出结果确定是同样的:。可是,遍历完毕后,指针变量p没有指向任何数组元素,由于一共执行了4次p++,最后p值为ffcb。固然,能够从新让p指向a[0]:p = &a[0];或者p = a;
注意,这里的写法是错误的
int value = *(a++);
a++至关于a=a+1,数组名a是个常量!不能进行赋值运算!
p是指针,a是一个数组
1> 若是p指向了一个数组元素,则p+1表示指向数组该元素的下一个元素。好比,假设p = &a[0],则p+1表示a[1]的地址
2> 对于不一样类型的数组元素,p值的改变是不一样的。若是数组元素为int类型,p+1表明着p的值加上2(16位编译器环境下)
3> 若是p的初值是&a[0],那么
p+i和a+i均可以表示元素a[i]的地址,它们都指向数组的第i个元素。a表明数组首地址,a+i也是地址,它的计算方法与p+i相同
*(p+i)和*(a+i)都表示数组元素a[i]
虽然p+i和a+i都指向数组的第i个元素,但两者使用时仍是有区别的。由于做为指针变量的p能够改变自身值,如p++,使p的值自增。而数组名a是一个表明数组首地址的常量,它的值是不能改变的,即a++是不合法的
4> 引用一个数组元素能够有两种方法:
下标法: 如a[i]
指针法: 如*(p+i) 或 *(a+i)
1.用数组名做为函数实参时,是把实参数组的首地址传递给形参数组,两个数组共同占用同一段内存空间,这样形参数组中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就会使实参数组的元素值也同时变化
void change(int b[]) { b[0] = 10; } int main() { // 定义一个int类型的数组 int a[4] = {1, 2, 3, 4}; // 将数组名a传入change函数中 change(a); // 查看a[0] printf("a[0]=%d", a[0]); return 0; }
change函数的形参是数组类型的,在第11行调用change函数时,将数组名a,也就是数组的地址传给了数组b。所以数组a和b占用着同一块内存空间。
输出结果:
2.这种地址的传递也能够用指针来实现。函数的实参和形参均可以分别使用数组或指针。这样就有4种状况:
也就是说,若是一个函数的形参类型是一个数组,调用函数时,你能够传入数组名或者指针变量;
注:本文转自M了个J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