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15-至今,由系统测试转向APP测试已有4月,怕忘记了短暂的系统测试所得,在此对比下两者的异同:前端
1、侧重点不一样web
系统测试:数据库
一、系统内置app功能稳定可用,不出现闪退等恶劣现象网络
二、系统稳定,不出现黑屏、死机、卡顿现象,使用流畅app
三、响应时间、功耗知足要求模块化
四、开机启动时间工具
五、系统自带设置项功能正常可用,测试时要注意设置项与内置app等功能不冲突性能
六、可正常开关机,测试时要考虑异常断电,关机重启,锁屏重启等现象单元测试
七、系统须要作性能测试,以前常常用安兔兔等软件作性能测试测试
八、简单的压力测试(以点击次数为准)
九、兼容性测试,主要是从当前主流市场下载不一样app,在所用系统作简单功能遍历,看看是否兼容
十、升级测试,以自身造数据为主,升级后,查看数据是否依然保存
十一、内部app互相干扰,是否正常
APP测试:
一、app须要测试前端UI、功能,后台接口
二、结合设备自身的设置项,如网络、手势、来电等进行测试
三、升级测试,须要考虑后台数据库升级、web升级、前端升级是否正常
四、兼容性测试须要考虑:不一样设备、不一样系统和版本、设备其余项、新后台对应老前端、iOS和Android交互等
五、非主流app性能测试能够稍微放后一点测试,等app上线后用户量达到必定数量时,再做为重点测试项
2、测试方法不一样
系统测试:
一、以前测试的是yunos系统,相似Android系统,可以使用adb命令收集log,使用monkey跑稳定性
二、响应时间和功耗测试,以第三方软件为主,进行自动化测试
APP测试:
一、目前主要在Andorid和IOS两种系统中进行测试,没有使用app自动化测试工具,以手动功能测试为主
3、case编写方式不一样
系统测试:
一、系统比较稳定,测试人员在6-8个,每人负责只几个模块
二、针对模块,详细的编写case,包括每个执行步骤
APP测试:
一、需求变化较大,测试人员1个
二、测试任务较重,采起的是较为简陋的测试方法,没有写详细的测试case,以思惟导图代替case集
三、将探索性测试、容易忘记测试步骤、逆向思惟的测试以case形式写出来,防止测试时间过紧而被遗忘
开个小差:测试的时候,越怕测试那一块或者是故意躲开哪一块,那里就必定有问题
4、项目流程类似
分析需求-->基本单元测试-->模块化测试-->全面测试-->升级测试
↓ ↓ ↓ ↓
———BUG提交、跟踪、管理—————>发布上线-->项目扫尾
感言:虽然知道本身的文笔不行,知识储备也不够,但仍是硬着头皮写下这篇文章,但愿可以看着本身一点点进步。每次回读也好知道本身缺了什么,要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