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前端测试要点

Web前端测试维度:

  • 功能性:功能准确性、兼容性
  • 易用性:易学性、易理解性、易操做性、吸引性
  • 可靠性:成熟性、容错性、稳定性、可恢复性、安全性
  • 可移植性:适应性、易安装性、兼容性
  • 可维护性:易分析性、易测试性
  • 效率:时间特性、资源利用性

调优势:

1. 减小http请求的数量css

2. 用好浏览器缓存机制前端

3. 利用GZIP压缩机制:只针对文本类资源有效css3

4. 把CSS文件放在HTML的开头web

5. 把JavaScript文件放到HTML的结尾数据库

6. 避免CSS表达式windows

7. 减小DNS查找:把域名解析成IP地址后端

8. 最好使用JavaScript压缩 var username;->var u;浏览器

9. 避免重定向redirect缓存

10.去除重复的脚本安全

11.使用Ajax请求:局部刷新

12.使用CDN,内容分发网,区域类的缓存服务器,静态内容

 

HTTPWatch进行性能分析

Time Chart时间分析:
Blocked:浏览器预处理的时间----缓存查找+等待时间(线程资源占用等)
DNS Lookup:域名解析----域名解析成IP地址,一个域名只会解析一次
Connect:创建http/https链接的时间
Send:请求开始到发完的时间
Wait:服务器端的处理时间0.9 +极少的网络时间0.1
Receive:从响应的第一个字节开始到接收完为止
TTFB:从刚开始发送请求到接收第一个本身为止
Network:从刚开始发送请求到接收字节结束
 

减小请求的数量:

  • 减小重定向请求
  • 减小预处理的时间
  • 减小TCP链接的时间
  • 减小发送请求的时间
  • 减小服务器端硬盘IO的时间:小图合成一张大图,前端利用css定位坐标显示特定图片;把css都写到前端代码中;较少域名的数量能够减小DNS的解析时间
  • 减小浏览器渲染的时间
 

文本类资源压缩状况:HTML、CSS、JavaScript、其余文本内容

  • 减小内容自己的大小—空格、tab键等不可见字符;注释;变量名或函数名使用短名称

  • 使用GZIP在传输过程当中压缩

 

其余分析优化技术:

  • 缓存:缓存控制有两个字段:Cache-Control有不少选项(可百度)、Expires过时时间
  • Css放在开头
  • JavaScript放在结尾
  • CSS表达式
  • Ajax请求:x-requested-with:XMLHttpRequest
 

Web可用性测试

  • 用户体验性 User Experience
  • 使用感觉:清爽、美观、简洁
 

兼容性测试

前端兼容性:

  • 客户端操做系统:PC(windows1-10,Mac OS)、手机、响应式布局css3-media
  • 客户端浏览器:IE、Firefox、Safari、Chrome、UC、Opera、QQ-360-Sohu-Baidu(手机的云测试平台)
  • 客户端分辨率
  • 客户端处理能力

后端兼容性:

  • web服务器
  • 脚本引擎
  • 数据库
  • 操做系统

 

安全性测试

利用安全性测试技术,找到潜在的漏洞
  • 认证与受权:登陆认证;受权-权限管理;避免未经受权的页面能够直接访问(经过Session变量判断isLogin)
  • Session与Cookie:Session保存在服务端、Cookie保存在客户端,避免保存敏感信息到Cookie文件中;SessionID-Cookie欺骗
  • DDOS拒绝服务攻击:分布式拒绝式服务供给,疯狂的向服务器发请求
    ----肉鸡:远程控制其余电脑发送请求(扩大服务器资源);
    ----攻击联盟
    ----利用TCP创建链接的规则三次握手 C>S、S>C、C>S,客户端用假IP向服务端发送请求,服务端没法响应则等待消耗时间,须要修改底层
  • 文件上传漏洞
  • XSS跨站攻击:获取用户的信息、钓鱼网站
  • SQL注入
  • 暴力破解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