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1024种玩法】只要SLB+DNS,云上IPV6居然如此简单

前言

在2017年的尾声,中办国办印发《推动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如下简称《计划》),加快推动基于 IPv6 的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计划指出到 2018 年底国内 IPv6 活跃用户数要达到2亿,2020年底达到5亿,2025年底中国 IPv6 规模要达到世界第一。服务器

具体落实下来的指标和要求是这样的:网络

image

时间只有一年任务也是很是紧迫,做为国内第一的云服务商,阿里云也是不负众望,在国内公有云中率先推出了 IPV6 解决方案的第一期也就是 SLB、DNS 以及 IPV6 转换服务,第二期的话还会推出 IPV6 网管等产品。架构

介绍

阿里云在第二季度上线的第一波 IPV6 解决方案产品以下:负载均衡

1、负载均衡 SLB 支持 IPV6,目前 SLB 在国内几个地域内的性能保障型(slb.s1.small)开始上线支持 IPV6了,这样作呢,就能够实现阿里云服务无痛支持 IPV6,由于一些历史性缘由现有运行的 ECS 即使支持了 原生 IPV6 也须要进行大量修改, 反而是 SLB 能够实现无痛支持。性能

相比以前的曲线解决方案,比使用 HE.NET 提供的 Tunnel Broker 隧道和 CloudFlare 这样的 CDN 提供 IPV6 能力相比,SLB方案是内网传输的网络性能无损耗,并且服务跨多可用区可靠性和稳定性也高许多。阿里云

申请方式:提交工单申请开通spa

2、云解析 DNS 提供IPV6 IP 和双栈解析能力,现有的阿里云云解析的NameServer服务器暂时还没提供 IPV6 IP,须要申请带有IPv6 IPV4双栈解析能力的NameServer,预计后期可能会无缝升级。blog

申请方式:提交工单申请开通部署

3、IPV6 转换服务(7月上线),这个主要是为线下没法部署IPV6的机房或者其余没法提供 IPV6 能力的公有云提供的方案,看了架构图原理大体相似 Tunnel Broker 隧道,因为走了公网因此性能会有损耗,可是相比其余 HE 因为线路在国内因此体验会好得多。产品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