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Object类经常使用的12个方法,你用过几个?

前言程序员

Java 中的 Object 方法在面试中是一个很是高频的点,毕竟 Object 是全部类的“老祖宗”。Java 中全部的类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Object 类,子类都会继承全部 Object 类中的 public 方法。面试

v2-85a5500cdcad01b8c8283c93e2610bed_hd.png

先看下 Object 的类结构(快捷键:alt+7):app

v2-1bb86a82a8f707138d47332b8fd1b152_hd.jpg

1. getClass 方法ide

public final native Class<?> getClass();

final 方法、获取对象的运行时 class 对象,class 对象就是描述对象所属类的对象。这个方法一般是和 Java 反射机制搭配使用的。this

2. hashCode 方法spa

public native int hashCode();

该方法主要用于获取对象的散列值。Object 中该方法默认返回的是对象的堆内存地址。线程

3. equals 方法3d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this == obj);}

该方法用于比较两个对象,若是这两个对象引用指向的是同一个对象,那么返回 true,不然返回 false。通常 equals 和 == 是不同的,可是在 Object 中二者是同样的。子类通常都要重写这个方法。对象

v2-4c103b2a36057f2a54b74a35157eef52_hd.png

4. clone 方法blog

protected native Object clone()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该方法是保护方法,实现对象的浅复制,只有实现了 Cloneable 接口才能够调用该方法,不然抛出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异常。

默认的 clone 方法是浅拷贝。所谓浅拷贝,指的是对象内属性引用的对象只会拷贝引用地址,而不会将引用的对象从新分配内存。深拷贝则是会连引用的对象也从新建立。

5. toString 方法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getClass().getName() + "@" + Integer.toHexString(hashCode());
}

返回一个 String 对象,通常子类都有覆盖。默认返回格式以下:对象的 class 名称 + @ + hashCode 的十六进制字符串。

6. notify 方法

public final native void notify();

final 方法,主要用于唤醒在该对象上等待的某个线程。

7. notifyAll 方法

public final native void notifyAll();

final 方法,主要用于唤醒在该对象上等待的全部线程。

8. wait(long timeout) 方法

public final native void wait(long timeou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wait 方法就是使当前线程等待该对象的锁,当前线程必须是该对象的拥有者,也就是具备该对象的锁。wait() 方法一直等待,直到得到锁或者被中断。wait(long timeout) 设定一个超时间隔,若是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得到锁就返回。欢迎你们关注个人公种浩【程序员追风】,文章都会在里面更新,整理的资料也会放在里面。

v2-0af38a01e39be5ee941bf532cee66505_hd.png

9. wait(long timeout, int nanos) 方法

public final void wait(long timeout, int nano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if (timeout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timeout value is negative");
  }

  if (nanos < 0 || nanos > 999999)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nanosecond timeout value out of range");
  }

  if (nanos >= 500000 || (nanos != 0 && timeout == 0)) {
    timeout++;
  }

  wait(timeout);
}

参数说明

timeout:最大等待时间(毫秒)

nanos:附加时间在毫秒范围(0-999999)

该方法致使当前线程等待,直到其余线程调用此对象的 notify() 方法或notifyAll()方法,或在指定已通过去的时间。此方法相似于 wait 方法的一个参数,但它容许更好地控制的时间等待一个通知放弃以前的量。实时量,以毫微秒计算,计算公式以下:

1000000 * timeout + nanos

在全部其余方面,这种方法与 wait(long timeout) 作一样的事情。特别是 wait(0, 0) 表示和 wait(0) 相同。

10. wait 方法

public final void wa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wait(0);}

能够看到 wait() 方法实际上调用的是 wait(long timeout) 方法,只不过 timeout 为 0,即不等待。

11. finalize 方法

protected void finalize() throws Throwable { }

该方法是保护方法,主要用于在 GC 的时候再次被调用,若是咱们实现了这个方法,对象可能在这个方法中再次复活,从而避免被 GC 回收。


最后

欢迎你们一块儿交流,喜欢文章记得点个赞哟,感谢支持!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