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Home键以后的iPhone会是什么样子?

如下内容由Mockplus团队翻译整理,仅供学习交流,Mockplus是更快更简单的原型设计工具缓存

 

以前笔者推测新一代的iPhone不会再有“Home”键。果不其然,9月13日苹果发布会证明了笔者的观点,iPhone X带着傲娇的“刘海”以全面屏的形式与世人见面。面对iPhone X的改变,对于许多人来讲,他们可能会须要作出一些调适。app

有些人认为,移除Home键以后多出来的空间,将会用于容纳导览界面、以及一个虚拟的Home按钮。对于这一点,笔者有些想法;正好透过本文来探讨一些其余的可能性。less

从苹果流出的一些代码来看,如下所描述的一些设计可能不会成立;但既然是讨论,那应该是没什么关系的。iphone

为何要有Home键?工具

要讨论设计问题,首先要学会问“正确的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讲,Home键的主要用途为如下两种:post

1.跳回系统页面,以便启动另一个App;学习

2.关闭当前使用的App。测试

固然,还有一些其余依赖于Home键的功能,例如Siri语音助理;不过如今请容许我简化一下,先假设这些其余用途都已经找到替代方案。优化

一开始在iPad上测试iOS 11 beta的时候,最令我印象深入的是新的app切换界面。把手指从屏幕底部向上滑动,除了会像以前的iOS版本同样呼出“控制中心”以外,如今还会出现显示最经常使用App的Dock,以及App切换界面。动画

 

iPad上新设计的App切换界面(iOS 11 Beta 5)

若是在这里点一下毛玻璃背景的任意区域,就会自动返回主屏幕。我发现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本身对“按Home键”这个动做的需求逐渐变少。

有了屏幕上列出的“经常使用App”和“最近使用过的App”,彷佛已经足以应付大多数的操做需求、在各类App之间流畅切换;而上述的那种“关掉使用中的App”的操做,也再也不那么常作了。

因此我猜测的是,这个用手指扫一下就能调出来的新界面,或许就是Apple用来取代Home键的秘密武器。

既然在iPad上是如此,那么在iPhone上又是什么样的体验呢?让咱们来试试看。

基本概念

 

 

iPad上新版App切换界面在iPhone上可能的运做方式,大概就是这样。如今,让咱们把这段动画分解成不一样的片断,再一一讨论。

Dock

 

Dock到底是什么呢?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级缓存”。

不管在macOS或新版的iPad系统上,屏幕底部的这一栏容纳经常使用App图标的空间都叫做“Dock”,在使用任何软件时均可以调出来使用(即便在iPad上也没必要先进入控制中心)。在这一栏的右边若是有多余空间,还能够容纳一些额外的经常使用程序。用电脑术语来讲,Dock就是你头脑的“一级缓存”。

App切换界面

 

App切换界面和系统控制中心,是你的“二级缓存”。若是把手指继续往上滑动,就能够看到做为“二级缓存”的App切换界面。

我之因此这样称呼它,是由于它比Dock提供了更多的App选择(但比主屏幕少)。在这里,咱们能够看到执行中的App暂时出如今这里;重点在于:当咱们想要关闭一些执行中的App,直接到这里操做就能够了。

或许不少使用者不知道,当咱们在iOS中退出或关闭某个App的时候,其实并无把它真的关掉,而只是进入暂存状态。这个概念与iPad的概念是基本一致的,除了iPhone版本会拉长比例的缘由,可能会显示两排目前执行中的App。

退出App切换界面

 

点按界面底部空白(模糊)的区域,如图所示,就能够离开App切换界面。

这个设计源自一个常见的反射:当使用者在页面上找不到想要的东西,就会寻求一个离开页面的方式。若是找不到直接的离开方式,就会处处点点看有什么反应。虽然这样的解释有点过于简化,但“过分简化”总比“过分复杂化”来得容易理解。

这也正是目前iPad上的设计。为了保留适当的“逃脱空间”,Dock不必定要一直出如今屏幕底部;但由于iPad屏幕够大,因此Dock仍会显示。我我的对于这个部分一直不是很满意,应该还有优化的空间。

打开App

当咱们打开一个App以后,Dock就会自动消失,将所有的空间留给App使用;在新一代iPhone上,屏幕空间会比如今更大(iPhone X的发布会证明确实如此)。仔细观看上图你或许会发现,Dock刻意稍延迟一点点时间才消失,这是为了看成“屏幕下方藏有App切换功能”的提示。这个设计是否合理或许多余,还没有可知。

如今,让咱们来讨论一下问题和优势。

 

 

 

 

问题

在许多人看来,可发现性(英文称为「Discoverability」)跟只要两步返回主屏幕同样,都仍然是iPhone界面设计上必须考量的问题。在实际使用iOS测试版一段时间以后,我的认为已经至关流畅了,但必须认可的是,看到它第一眼时并不能使人信服。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如何使用本来依赖于Home键的功能?Touch ID极可能会被更好的认证方法所取代,好比高级的人脸识别。但其余辅助操做,好比Siri语音助理、截屏,以后会怎么作呢?

新的App轮播功能,由于比原来的小,因此效果并不比较好;而控制中心也没有特别优点,由于须要额外的左右滑动。这些设计上的改变,都是简化所带来的结果。

上面提到的这些界面设计,或许会令一些期待屏幕底部出现“功能控制序列”、或是但愿MacBook上的Touch Bar功能列出如今iPhone上的人士失望;然而,须要注意的是:iPhone自己就已是个Touch Bar了!

在iPhone上,app本来就已经能够运用页面底部的空间,而且提供一些相关功能(例如长按图像以后跳出的选项);而屏幕底部拉出来的控制中心,也是个合理的设计。因此,本文中提出的一些设计建议,都属于简化层面,而不是增长更多功能。

优势

首先,完全取消Home键是个设计妙招,比将它虚拟化是个更具跳跃性的进步。把它拿掉,能够说是Apple对现阶段手机设计的终极革命。

若是采用目前大众化的解决方式,将Home键设定为叠在屏幕上的虚拟按钮,又可能会衍生出新的问题:它和下层app画面之间的显示对好比何控制?是否会挡到下层app的界面?要作成能够移动的吗?

若是咱们连虚拟化按钮都不作,就彻底消除了这些顾虑了。

在新版iOS上,画面显示的“关闭app”动做会更接近真实。由于,当咱们关掉app的时候,概念上并非像使用电脑软件同样的“退出”,而是将本来正在使用的app推到幕后,而新的画面显示的正是这个过程。

也就是说,新的动画效果让你看获得、也感受获得暂时不使用的app被推到幕后待机。

目前在个别app的操做界面上,新系统尚未太多的影响。因为Apple目前尚未宣布任何关于传闻中“功能列”(相似MacBook Pro笔电上的Touch Bar)的信息,因此开发者应该还不太可能在这方面作什么调整。也就是说,只要某个app被请出来到幕前执行,就可使用整个画面。

在iPhone上,新系统在软件层面并无变得更复杂,基本上跟在iPad上相去不远、也不会有全新的界面机制;因此,iPhone和iPad之间仍然会保留至关高的共通性。

使人惊讶的是,iPad的横向画面设计也很是适用于iPhone。在横向画面中,各类视觉元素并不会所有自动旋转或从新排列,只有部分元素会视须要旋转。

若是这样不太容易理解,请参考一下目前iOS的相机操做界面;当你旋转屏幕时,某些画面元素会旋转、某些不会,就是一样的意思。

从排列上看来,新版控制中心的格状排列,方便进行必要的项目旋转。为了保留操做的一致性,在使用横向画面时,还是用手指从底部往上扫来调出控制中心、Dock也仍会从底部往上出现。

 

另外,在横向屏幕上,全部滚动方向是垂直的,而不是水平的;在右手拇指的位置也保留了退出用的空白点按区。

结语

以上都只是笔者的一些推测,iPad的iOS 11中新app切换功能或许比咱们想象的还要智能。同时,一样的设计也可能会套用在iPhone上。只要针对这两款硬件的特性再进行完美地微调,它将会成为切换主屏幕和当前app之间的有效操做界面。

并且更重要的是,它的运做彻底不须要用到Home键。

笔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其实并不在于推测以后的使用界面会长什么样子,也不在于关切苹果如何设计没有Home键以后的iOS界面。我相信Apple推出的正式版界面会是好的,而外界许多热心人士主动提出的模拟设计其实也很不错。

原文做者:Fabrice Dubois

原文地址:https://medium.freecodecamp.org/homeless-iphone-20c154fabbf7

学习工具,但不受限于某种工具。Mockplus作原型,更快更简单,如今下载Mockplus,免费体验畅快的原型设计之旅。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