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在不一样网络之间尽力转发数据包
基于数据包的IP地址进行转发
不负责丢失重传和按需递交
每一个数据包都独立的选择路径 在TCP/IP协议中,网络层包含了IP、ARP、ICMP和IGMP协议。服务器
用于获取本网段内其余机器的MAC地址。好比局域网网内的PC1(IP地址为IP1)要给PC2(IP地址为IP2)发送数据,若是不知道PC2的MAC地址,PC2就会先在本网段内发一个广播消息"请问IP地址为IP2的机器的MAC地址是多少?"。PC2收到这条广播以后,给PC1发送响应,PC1就能够知道PC2的MAC地址了。网络
ARP欺骗:PC3回复了询问PC2的MAC地址的广播,以后本来要发给PC2的数据包就会发送给PC3。学习
咱们能够经过ping这个命令去测试到一个主机的网络层链接是否通畅,这个功能就是网络层的ICMP协议支持的。使用TCP/IP协议通信的主机,都支持其余主机来测试到本身的网络层链接是否通畅。测试
网络流量不该定都是应用层产生的,ping命令接收网络层产生的流量。cdn
即Internet组播(多播)管理协议。视频
组播的做用:假如在一个教室里有20人收看语文课程,30人收看数学课程。若是流媒体服务器发送广播消息,那教室中全部的计算机都能收到两种课程,显然是没有必要的。那若是流媒体服务器经过点对点通讯给每一个同窗单独发送感兴趣的课程的数据的话,那教师机的发送流量就很是大,浪费网络资源。并且网卡也可能的带宽也可能没法支持这么大的流量,同窗们播放视频时就会不流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了**组播(多播)**通讯,20个要收看语文课程的主机绑定一个相同的组播地址,另外30台主机绑定另外一个相同的组播地址,教师机只要向两个组播地址发送数据便可。blog
上面说的场景比较简单,是局域网的内的组播(能够在数据链路层协议实现),若是要实现跨网段的组播,就须要用到网络层的组播管理协议了。资源
网络层的组播(多播):网关经过IGMP的支持周期性的去轮询本网段内是否还有机器要接收组播IP地址。网关从上游路由器收到一个到本网段的组播包时,若是本网段已经没有机器想接收这个组播IP的数据了,就会直接丢弃掉这些数据。路由
IP数据包结构:数学
首部
IP协议 RIP和OSPF等能让路由器自动学习路由表的协议都称为IP协议。
静态路由
须要管理员手动给全部路由器配置路由表,让路由器知道发往没有直连的网络的数据包,下一跳应该发给那个路由器。
动态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