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llar也是Saltstack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其做用是定义与被控主机相关的任何数据,定义好的数据能够被其余组件使用,如模板、state、API等。web
在pillar中定义的数据与不一样业务特性的被控主机相关联,这样不一样被控主机只能看到本身匹配的数据,所以pillar安全性很高,适用于一些比较敏感的数据,这也是区别于grains最关键的一点,如定义不一样业务组主机的用户id、组id、读写权限、程序包等信息,定义的规范是采用Python字典形式,即键/值,最上层的键通常为主机的id或组的名称。安全
Saltstack默认将主控端配置文件中的全部数据都定义到pillar中,而对全部被控主机开放,可经过修改/etc/salt/master配置来定义是否开启或关闭这项功能。app
【/etc/salt/master】运维
pillar_opts: True/False
修改后执行命令来观察效果:spa
salt '*' pillar.data
pillar支持在sls文件中定义数据,格式须符合YAML规范,与Saltstack的state组件十分类似,新人容易将二者混淆,二者文件的配置格式、入口文件top.sls都是一致的。code
定义pillar的主目录
【/etc/salt/master】blog
pillar_roots: base: - /srv/pillar
同时建立pillar目录,执行命令:get
install -d /srv/pillar
定义入口文件top.slsit
入口文件的做用通常是定义pillar的数据覆盖被控主机的有效范围,'*'表明任意主机,其中包括了一个data.sls文件具体内容以下:自动化
【/srv/pillar/top.sls】
base: '*': - data #指代的是data.sls文件
【/srv/pillar/data.sls】
appname: website flow: maxconn: 3000 maxmem: 6G
刷新被控主机的pillar信息
salt '*' saltutil.refresh_pillar
查看上面定义的data.sls数据项
salt 'wx' pillar.data appname flow
完成pillar配置后接下来介绍使用方法。咱们能够在state、模板文件中引用,模板格式为:{{ pillar变量 }}
例:
{{ pillar['appname'] }}(一级字典) {{ pillar['flow']['maxconn'] }}(二级字典) 或 {{ salt['pillar.get']('flow:maxconn',{}) }} #Python API格式以下: pillar['flow']['maxconn'] pillar.get('flow:appname',{})
salt -I 'appname:website' test.ping
结果:
wx: True
首先经过结合grains的id信息来区分不一样的id的maxcpu的值,其次进行引用观察匹配的信息,将data.sls修改为以下形式:
appname: website flow: maxconn: 3000 maxmem: 6G {% if grains['id'] == 'wx' %} #jinjia2模板语法 maxcpu: 8 {% else %} maxcpu: 4 {% endif %}
结果:
wx: ---------- flow: ---------- maxconn: 3000 maxcpu: 8 maxmem: 6G
参考资料:
根据刘天斯《Python自动化运维技术与最佳实践》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