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安装与配置

Zookeeper是一个分布式的应用程序协调服务,是Hadoop和Hbase的重要组件,是树型的服务目录,支持变动推送。还可做为微服务架构(spring cloud、dubbo)的服务注册中心。node


1.Zookeeper安装有三种方式:spring

单击模式:Zookeeper运行一台机器上
伪集群模式:一台物理机上运行多个zookeeper实例
集群模式:Zookeeper运行一个集群上,适合生产环境
Zookeeper经过复制实现高可用,集群中有超过半数以上机器处于可用状态,就能继续提供服务。跟Zookeeper的复制策略有关:Zookeeper确保对实例节点znode树的每个修改被复制到集群中超过半数以上的服务器。集群中只有一个Leader,剩下节点为follower。apache

2.集群安装(以安装三个Zookeeper-3.4.10实例集群为例)服务器

其中某个Zookeeper节点操做为例,其余相似。
下载:wget https://mirrors.cnnic.cn/apache/zookeeper/zookeeper-3.4.10/zookeeper-3.4.10.tar.gz
tar -xzvf zookeeper-3.4.10.tar.gz
cd zookeeper-3.4.10
cp conf/zoo_sample.cfg conf/zoo.cfg架构

启动:bin/zkServer.sh start (其余节点分别依次启动)分布式

查看状态:bin/zkServer.sh statuside

[root@zookeeper1 zookeeper]# sh bin/zkServer.sh status
ZooKeeper JMX enabled by default
Using config: /usr/local/zookeeper/bin/../conf/zoo.cfg
Mode: follower

3.配置微服务

配置zoo.cfgoop

tickTime=2000
initLimit=10
syncLimit=5
dataDir=/tmp/zookeeper
clientPort=2181
#tickTime:这个时间是做为 Zookeeper 服务器之间或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维持心跳的时间间隔,也就是每一个 tickTime 时间就会发送一个心跳,以毫秒为单位。
initLimit:LF初始通讯时限,集群中的follower服务器(F)与leader服务器(L)之间初始链接时能容忍的最多心跳数(tickTime的数量)
syncLimit:集群中的follower服务器与leader服务器之间请求和应答之间能容忍的最多心跳数(tickTime的数量)。
#dataDir:就是 Zookeeper 保存数据的目录,默认状况下,Zookeeper 将写数据的日志文件也保存在这个目录里。
#clientPort:这个端口就是客户端链接 Zookeeper 服务器的端口,Zookeeper 会监听这个端口,接受客户端的访问请求。   
dataLogDir:日志文件目录,Zookeeper保存日志文件的目录
##服务器名称与地址:集群信息(服务器编号,服务器地址,LF通讯端口,选举端口),规则如:server.N=yyy:A:B
其中N表示服务器编号,YYY表示服务器的IP地址,A为LF通讯端口,表示该服务器与集群中的leader交换的信息的端口。B为选举端口,表示选举新leader时服务器间相互通讯的端口(当leader挂掉时,其他服务器会相互通讯,选择出新的leader)。通常来讲,集群中每一个服务器的A端口都是同样,每一个服务器的B端口也是同样。可是当所采用的为伪集群时,IP地址都同样,只能时A端口和B端口不同。
server.1=10.42.10.1:8888:8889
server.2=10.42.10.2:8888:8889
server.3=10.42.10.3:8888:8889

4.新建myid文件日志

集群模式下需配置myid文件,dataDir对应目录下建立myid文件,即/tmp/zookeeper下要有myid文件。Zookeeper启动时读取myid文件内容,与zoo.cfg文件配置信息“server.n”相比较判断出哪一个server。ls /tmp/zookeepermyid version-2 zookeeper_server.pidmyid指明本身的ID,对应”server.n“数字n,第一台为数字1,第一台为数字2,第一台为数字3。Zookeeper根据该文件来决定Zookeeper集群各个znode节点的身份。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