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AI前线」原创,原文连接: Github 预测:2018 你必须关注的开源项目
做者|GitHub
译者|Debra
编辑|Emily
”GitHub 在周四发布的一篇博客中称,GitHub 用户在 2018 年应该关注几个关键的开源项目趋势。javascript
GitHub 表示,用户在跨平台开发、深度学习以及教授新技能的项目中活跃度不断增加。2017 年,GitHub 用户数量将达到 2400 万,该网站能够帮开发者简化流程,并为新老开发人员找到开发新技能的方法。java
去年,GitHub 上有来自近 200 个国家的 2400 万人汇集在一块儿,共同编写更好、规模更大的的代码。2017 年,咱们忙碌于node
octoverse.github.com/ python
从框架到数据可视化的逾 2500 万个存储库构建,而今年,咱们的活动只会更多。今天,咱们将根据 2017 年 GitHub 上贡献者、访问者和最受欢迎活动的数据,来预测一下 2018 年开源项目的趋势。”react
项目趋势git
跨平台开发github
2018 年,跨平台或网页开发活动将是增加速度最快的领域之一。例如,2017 年,Angular / angular-cli :的贡献者数量比 2016 年增长 2.2 倍:面试
Angular / Angular :安全
Facebook / React和Electron / Electron:
相关的项目贡献、访问,以及收藏的次数更多。这些项目简化了开发流程,缩短了桌面和移动平台项目开始到部署所需的时间。
深度学习
开发者对深度学习项目也很是感兴趣。在众多行业中,人工智能正在解决一系列复杂而有趣的问题。开发者对Keras-team / Keras 和 Mozilla / DeepSpeech
等项目的贡献推进了深度学习项目的发展趋势。TensorFlow :
在 2017 年的访问量比 2016 年增长了 2.2 倍,而对 TensowFlow / 模型的访问量增长了 5.5 倍!
新技能
开发者对开发编码技能的兴趣无与伦比,并收藏了许多学习编码、获取编码工做和编码最佳实践的项目,其中包括不少 2017 年建立的项目。例如,Chalarangelo / 30-sec-of-code 和 norvig / pytudes :
分别提供用 javascript 和 python 编写代码的示例,以帮助开发者提升使用这些语言的流畅度。jwasham / coding-interview-university 和 yangshun / tech-interview-handbook :
提供了如何经过软件工程岗位面试的资源。i0natan / nodebestpractices
alibaba / p3c 和daviddias / Front-End-Checklist
则为编写代码和组织项目提供了最佳实践。
方法
咱们经过三种不一样类型的活动发现了这些趋势。首先,咱们评出了 2016 年至少有 2000 个贡献者,而且在 2017 年贡献者数量增幅最大的 Top100 项目。咱们还评出了 2017 年项目 repo 访问量增幅最大的 Top100 项目。最后,咱们评出了 2017 年得到最多新星的 Top100 项目。结合这些列表,咱们对项目进行了社区分类,并查看了列表中排名最高的社区。
咱们对这一系列 创意项目 印象深入。
让开发者在编写代码的时候从命令行中追踪开发者最喜好的 NBA 球队的战况,同时有充足的时间为记者和活动家建立一个能够监控家庭和办公室情况的安全应用程序。很棒的做品!
更多信息
若是开发者想了解更多关于 GitHub 社区从 2016 年 9 月到 2017 年 9 月内容的数据,包括被 fork 最多、社交性最强和评论最多的项目,请查看咱们在 Universe 发布的报告:The state of the Octoverse
开发者还能够在 Felipe Hoffa 对 Medium 的分析中看到 2017 年谁是最重要的开源贡献者。
medium.freecodecamp.org/the-top-con…
2017 年期间 GitHub 开源项目贡献排名:
2017 年,GitHub 开源项目贡献 Top3 分别为微软、谷歌和 RedHat。
并且,并不是全部的项目情况相同:虽然 Google 比微软贡献的代码库多 25%,但这些代码库得到了更多的星数(53 万 vs26 万)。 亚马逊软件库 2017 得到 27590 颗星。
BAT 的的贡献也很多。
阿里巴巴排名 Top9
腾讯排名 Top14
百度排名 Top15
最后,开发者还能够在咱们从新设计的 Explore,在 GitHub 上查找最新的项目合集和热门话题。
Explore projects:
原文连接:
更多干货内容,可关注AI前线,ID:ai-front,后台回复「AI」、「TF」、「大数据」可得到《AI前线》系列PDF迷你书和技能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