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的RouterID是什么?它所显示的形式是 x.x.x.x ,格式与IP地址相同,但实际上它并非一个IP地址,确切点说,应该是一个名字。给启用了OSPF协议的路由器的名字。格式虽然是IP地址形式,可是能够在255.255.255.255之内随意设置,好比:0.0.0.1 ; 255.255.255.255。 这些在IP地址中都是不能配置的,在这里却能够设置成功。
下面以一个实验例子来讲明一下:

很简单的拓扑,环境搭建我就不说了,配置好IP地址测试完直连没问题之后,配置OSPF,并设置RouterID。 A(config)#router ospf 100 A(config-router)#router-id 0.0.0.1 A(config-router)#network 10.1.1.1 0.0.0.0 area 0 B(config)#router ospf 100 B(config-router)#network 10.1.1.2 0.0.0.0 area 0 B(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2 0.0.0.0 area 0 C(config)#router ospf 100 C(config-router)#router-id 255.255.255.255 C(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3 0.0.0.0 area 0 OSPF的配置很少说了,在A上咱们把RoutrID设置为0.0.0.1;在B上咱们不作RouterID设置;在C上咱们设置RouterID为255.255.255.255。等OSPF邻居创建完毕,可使用命令#show ip ospf neighbor查看OSPF的邻居表。 A#show ip os neighbor Neighbor ID Pri State Dead Time Address Interface 192.168.1.2 0 FULL/ - 00:00:36 10.1.1.2 Serial1/0 B#show ip ospf neighbor Neighbor ID Pri State Dead Time Address Interface 255.255.255.255 0 FULL/ - 00:00:37 192.168.1.3 Serial1/1 0.0.0.1 0 FULL/ - 00:00:30 10.1.1.1 Serial1/0 能够在B上看到邻居A的名字叫作0.0.0.1,邻居C的名字叫作255.255.255.255;也能够在A上看到没有作RouterID配置的邻居B名字就叫192.168.1.2 ,采用的是B上的一个接口地址。这就是为何这个名字要设置成IP地址格式了。为了保证一些懒人不给他起名,他也可以本身找个合适的名字,呵呵。 在不指明RouterID的状况下,路由器会自动进行选举,选举规则以下: 1.在多loopback口的OSPF路由器上,以最大的loopback口地址做为Router-id. 2.在只有一个loopback口的OSPF路由器上,选择loopback口地址做为Router-id. 3.没loopback口的OSPF路由器,选择物理接口上IP地址最大的做为Router-id. 能够本身作作实验来证明一下。若是你以为书本枯燥,若是你以为书本上的话你信不过,本身动手试试。实践出真知,也只有你亲自动手了才会记得深入。 我的认为此内容简单并且配置它的意义并不大,就是不知道为何那么多网络公司招聘时,技术面试多少都会问到,了解了解也好。还有注意不要跟DR/BDR的选举搞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