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 C编程 01

 

  • 预处理(Pre-Processing)
  • 编译(Compiling)
  • 汇编(Assembling)
  • 连接(Linking)

 

1.3.2 GCC编译流程分析

gcc [option | filename]bash

一、预处理阶段函数

gcc -E -o [目标文件] [编译文件]工具

gcc -E -o hello.i hello.c优化

二、编译阶段ui

gcc -S -o hello.s hello.ispa

三、汇编阶段线程

gcc -c hello.s -o hello.o调试

四、连接阶段code

gcc hello.o -o hello递归

1.3.3 GCC警告提示

分为Wall类 和 非Wall类

1.3.4 GCC使用库函数

静态库(.a) 和 动态库(.so和版本号组成)。库都存放在/usr/lib 和 /lib 目录中

例如:libm.so.5 标识符为m,版本号为 5,

二、相关路径选项

1) -I<dir>

改变搜索路径

gcc hello.c -I/root/workspace/gcc/ -o hello

2) -L<dir>

用于指明库文件的路径。

例如:程序hello_sq.c须要用到目录“/root/workspace/gcc/lib”下的一个动态库libsunq.so,则

gcc hello_sq.c -L/root/workspace/gcc/lib -lsunq -o hello_sq

“-I<dir>" 和 “-L<dir>”都只是指定了路径,而没有指定文件,所以不能再路径中包含文件名。

 三、使用不一样类型连接库

选项“-l”(小写的L),用于指定具体使用的库文件。库都是以“lib”开头,只需填写lib以后的内容。

若是libm.a和libm.so同时存在,默认连接共享库。写做“-lm”便可

若是选用静态库,则在“-l”以前添加选项“-static”。例如,连接libm.a库文件的选项是“-static -lm”。

1.3.5 GCC代码优化

编译选项 -On 控制优化代码的生成,其中n是一个表明优化级别的整数。比较典型的范围是从0到2或3。

优化选项-O 主要进行线程跳转(Thead Jump)和延迟退栈(Deferred Stack Pops)两种优化。

优化以后,难于调试。

 

1.4 调试器GDB的使用

功能:

  • 可以运行程序,设置全部能影响程序运行的参数
  • 可以让程序在指定的条件下中止运行
  • 可以在程序中止时检查全部参数的状况
  • 可以根据指定条件改变程序的运行

1.4.1 GDB使用实例

#include <stdio.h>

void add(int m)
{
    int i,n = 0;
    
    for (i = 1; i <= m; i++)
    {
        n += i;
    }
    printf("The sum of 1-%d in add is %d\n", m, n);
}

int main()
{
    int i,n = 0;
    
    add(50);
    
    for (i = 1; i <= 50; i++)
    {
        n += 1;
    }
    printf("The sum of 1-50 is %d \n", n);
}

编译时要加上“-g”选项。

一、进入GDB

#gdb test

二、查看文件

l”(list)查看程序的源码

三、设置断点

在 “b” 后加入对应的行号便可

(gdb) b 6

四、查看断点处状况

(gdb) info b

五、运行代码

GDB默认从首行开始运行代码,键入“r”(run)便可

六、查看变量值

p 变量值”

(gdb) p n
$1 = 0
(gdb) p i
$2 = 1345

“$N”标记,当前变量值的引用标记。

七、观察变量

在某循环处,“watch”来观察变量的变化状况

(gdb) watch n

八、单步运行

n”(next)便可

九、程序继续运行

c”(continue)继续运行,直到遇到断点或程序结束

十、退出GDB

q”(quit)便可退出

 

1.4.二、设置/删除断点

1.4.三、数据相关命令

1.4.四、调试运行环境相关命令

1.4.五、堆栈相关命令

 

1.5.一、Makefile基本结构

Makefile是make读入的惟一配置文件。

一般包含以下内容:

  • 须要由make工具建立的目标体(target),目标体一般是目标文件、可执行文件或是一个标签。
  • 要建立的目标体所依赖的文件(dependency_file)。
  • 建立每一个目标体时须要运行的命令(command)。

格式为:

target: dependency_files
/t  command
#The simplest example
hello.o: hello.c hello.h
/t gcc -c heelo.c -o hello.o

接着就可使用make了。使用make的格式为:make target,这样make就会自动读入Makefile执行对应target的command语句,并会找到相应的依赖文件。

#make hello.o
gcc -c hello.c -o hello.o
#ls
hello.c hello.h hello.o Makefile

在Makefile中的每个command前必须有“Tab”符。

1.5.二、Makefile变量

定义的名字,用来代替一个文本字符串,该文本字符串称为该变量的值。

变量的值能够用来代替目标体、依赖文件、命令及Makefile文件中的其余部分。在Makefile中的变量定义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递归展开方式,另外一种是简单方式。

递归展开方式定义的变量是在引用该变量时进行替换的,即若是该变量包含了对其余变量的引用,则在引用该变量时一次性将内嵌的变量所有展开。

简单扩展型变量的值在定义处展开,且只展开一次,消除了变量的嵌套引用。

递归展开方式的定义:VAR=var

简单扩展方式的定义:VAR:=var

make中变量的使用格式为:$(VAR)

变量名是大小写敏感的。推荐使用小写字母

Makefile中的变量分为用户自定义变量预约义变量自动变量环境变量

预约义变量包含了常见编译器、汇编器的名称及编译选项。

CC=gcc
testgdb01.o: testgdb01.c testgdb01.h
	$(CC) -c testgdb01.c -o testgdb01.o
clean: 
	$(RM) testgdb01.o

自动变量一般能够表明编译语句中出现的目标文件和依赖文件等,而且具备本地含义。

make在启动时会自动读取系统当前已经定义了的环境变量,而且会建立与之具备相同名称和数值的变量。

1.5.三、Makefile规则

Makefile的规则包括目标体、依赖文件及其间的命令语句,是make进行处理的依据。Makefile中的一条语句就是一个规则。

make还定义了隐式规则和模式规则。

一、隐式规则

隐式规则可以告诉make怎么使用传统的技术完成任务。

隐式文件只能查找相同文件名的不一样扩展名文件。

二、模式规则

隐式规则仅仅可以用make默认的变量来进行操做。

模式规则是用来定义相同处理规则的多个文件的,模式规则能引入用户自定义变量,为多个文件创建相同的规则,简化Makefile的编写。

模式规则的格式相似于普通规则,这个规则中的相关文件前必须用“%”标明。

1.5.四、make使用

直接运行make,则创建Makefile中的第一个目标。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