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者介绍】四年经验全职独立开发者,17 款独立开发上架做品。微信
【文章目的】干货分享,帮你赚到工资以外的第二份收入。app
在掘金的上一篇文章讲了,想作独立开发,从一开始,咱们怎样才能有一个所谓的“好点子”。首先,你要拓宽思路、发散思惟地去想;而后,要把这些想法真正地和平常生活中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真正有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 idea,这样就有了一切的开始。ide
这篇文章讲,怎样去实践你的 idea,把它变成产品、变成钱。而又有哪些所谓的“好点子”不适合你去作,甚至不适合任何人去作。工具
作独立开发的一个好处是,开发者会以为项目、产品是本身的,作东西的时候常常会进入心流模式,以为万事俱备,就差开发工做完成了。post
然而卖力干活、产品上线以后,用户每每是不买单的。最终就是从入门到放弃的过程,以为本身也努力过了,甚至辞职的勇气、和干活的耐力都作到了,但是就是赚不到钱。flex
其实问题每每出如今最最初始的第一步,就是你要作一个什么样的东西。优化
举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好比说吃泡面的时候,要有个三分钟等待时间,把面泡好,对吧。我想作一个盖泡面的板子,来压住泡面盒。这是伪需求吗?不,这是真需求,你们真的须要压住泡面的盒子。但你真把这东西作出来,你以为能卖出去吗?卖不出去。为何呢?由于它有太多的竞品, 好比我抓起桌子上的 iPad 或者一卷卫生纸就把泡面盖上了,对吧。idea
做为竞品,iPad 能够说是比专门盖泡面的板子差太多了,至少它贵,并且贵不少。但是即使不吃泡面,我仍是须要 iPad。 这说明,你准备作的产品,被其余更主流的产品的附加值所替代了。 这就比如下雨天我可能须要一双雨靴,可是个人篮球鞋刚好也防水…… 遮阳伞也能当雨伞……cdn
这句话很重要,由于咱们常常看见有人想作一些小工具,好比图片查看器 —— 系统相册正在变得愈来愈强大,二维码扫描器 —— 微信 QQ 支付宝 微博等一众国民应用都支持扫码,美颜滤镜 —— 市面上一众滤镜类应用基本都附带美颜的功能 ……blog
还有一些应用,自己作的很好,属于标准的“小而美”的类型,好比一个提醒事项、一个日历、一个记事本等等,作的特别特别精美。可是若是你并非惟一一个,把这个东西作好、作美的人,那么也极可能会遭遇叫好不叫座的状况,愿意为非刚需买单的人,永远是少数。
因此开工以前,先想一想你的产品如何落地,多思考一会,你可能就会发现你的 idea 或许并不靠谱:
然而,上面说的也不全对,相比于两个隔壁的线下商铺,谁都不敢把可乐卖贵一毛钱而言。互联网产品,有着很大的一个特质就是,用户没有那么容易发现你的竞品,App 千千万,把竞品都挑出来一个个对比实在是太难了,大部分用户,每每都是,随手拿起一个就用了。以为特别好的,愿意付费,以为很差用的,每每也是实在受不了了才会麻烦地,去从新下载一个。
这样一来,有时候你只要稍微作的完善一点,多个功能,可能就能打造一款不同的产品。最差的结果,也就是在一堆同类应用中,分得一杯羹。在安卓应用市场,直到今天,还有着大量的应用,提供着系统应用已经提供的功能。好比工具箱类型的应用,提供了手电筒、尺子、指南针一类的功能。可能你以为很无聊、看不上它们。然而这些应用里面的流量大户,有的一年能够产生上百万的收入。由于有太多太多的用户,不知道有什么替代品可用。 可能你在北上广工做,在 BAT 上班,你以为没法理解,但你的用户可能在一千千米外的一个小镇上,他们以为这样的东西很实用。
关于他们是怎么把这种流量作起来的,让人们随便一搜就能发现他们的这种“鸡肋”应用,我在以前发在掘金的一篇关于 ASO 的文章里面讲过一点,有兴趣能够戳连接看看。
因为这种产品自己过于同质化,彻底依靠强运营来营收。因此我并不推荐独立开发者走这条路。然而,若是你真的不知道作什么,须要你独立开发的 First Blood,我却是挺推荐你来尝试一下整合功能的。
好比扫二维码的 App 处处都有是吧,你能够作一个既能扫码、又能生成二维码的 App。生成二维码部分,能够给二维码改颜色、加图片、换样式等等;扫码的部分能够自动生成备忘录,记录历史扫码内容,还能够一键分享等等……
又好比语音备忘录工具,也有不少吧。可是你能够把社群的功能整合进来啊,语言转文字、文字本地存储都没有什么开发难度,你能够把“记录好想法”变成“分享好想法”,就成功完成了“工具转社区”的工做。
有好比上面说的美颜滤镜,可能有太多 App 作了。可是最近不少的“轻颜相机”却在这一块市场里面开辟出了道路,主打“高级脸”的招牌。在同质应用中,寻求差别化,也找到了市场,并且效果还不是通常的好。
最后一步,就是点子变金。产品作出来了,必定要有合适的营销手段、策略,才能真正创收。
这里拿前两天一位读者找我咨询的产品举例,他独立开发了这款极简二维码 App,然而却以为营收不够好,我从细节上给提出了几点建议,但愿对各位都有启发。
这是 App 的主页面截图:
这款应用的盈利分了两块,一个是扫码查看结果以前,有一个全屏广告(每3次弹出一次广告),另一个设置页里面有个选项,能够付费去广告,去下载一个付费的 pro 版 App。
我以为存在这么几个点能够优化:
这是另一款应用 Nihon Live 的付费页面,付费按钮要明显、用红色。付费理由给出三行字,标示价格以前,写上“限时特价”。这才叫“但愿用户买单”,这才像是面向市场的产品该有的样子。
从点子到创收,讲了这么几点:
KyXu,多年独立开发经验,长期致力于帮助广大移动端开发者 变现、拥有本身的产品、成为独立开发者, 关注专栏解锁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