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d 10 每10秒钟查看下信息。
包含了load信息,系统运行时间信息,cpu信息,进程信息等。
重要参数说明:
VIRT:virtual memory usage
虚拟内存: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总量,单位:kb。
VIRT=SWAP+RES
假如进程申请100m的内存,但实际只使用了10m,那么它会增加100m,而不是实际的使用量
RES: resident memory usage
进程使用的、未被换出的物理内存大小,单位:kb。
RES=CODE+DATA
若是申请100m的内存,实际使用10m,它只增加10m,与VIRT相反
SHR:shared memory
共享内存大小【共享库】
S:进程状态
D= 不可中断的睡眠状态
R= 运行
S= 睡眠
T= 跟踪 / 中止
Z= 僵尸进程
5.free -m
=====Mem行======
total:内存总量,
used:表示总计分配给缓存(包含buffers 与cache )使用的数量,但其中可能部分缓存并未实际使用
free:未分配的内存
buffers:系统分配但未被使用的buffers 数量
cached:系统分配但未被使用的cache 数量
======buffers/cache行=====
-buffers/cache:Mem行中的used - buffers-cached,实际使用的内存总量
+buffers/cache: free+buffers+cached,这就是系统当前实际可用内存。
buffers:主要用来给块设备作的缓冲大小,主要记录文件系统的metadata
cached:用来给文件作缓冲
6.sar
经过sar命令能够查看服务器的各个硬件的实时运转状况。因为显示的一些参数含义与其它命令相似,这里就不一一详细介绍,只重点介绍
几个参数。
(1)sar -d 显示磁盘实时信息
(2)sar -b 查看I/O和传送速率的统计信息
(3)sar -u 显示cpu实时信息
(4)sar -q 查看平均负载
(5)sar -r 查看内存使用状况
(6)sar -n DEV 查看网卡流量状况
rxpck/s:每秒钟接收的数据包
txpck/s:每秒钟发送的数据包
rxbyt/s:每秒钟接收的字节数
txbyt/s:每秒钟发送的字节数
rxcmp/s:每秒钟接收的压缩数据包
txcmp/s:每秒钟发送的压缩数据包
rxmcst/s:每秒钟接收的多播数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