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测试用例设计思路

最近的项目常常测试接口,记录一下接口测试用例设计的思路。数据库

通常我们功能测试用例包含: 前置条件+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接口测试也是同样的。如下是个人接口测试用例设计思路。安全

 

第一步  分析接口。就如同分析功能测试的需求文档。cookie

考虑几个方面:工具

1 有哪些接口 post

2 分析每个接口:header,url,参数(含义、可选/必选、格式、类型等等),响应数据来源及数据量。测试

3 分析接口与接口之间的关联关系或者叫依赖关系  加密

4 分析接口与业务之间的关联关系或者叫依赖关系  url

 

第二步 设计接口测试用例。 尽可能作到考虑全面,高覆盖率。spa

1 接口的功能是否ok,是否符合接口文档,接口传递的数据须要入库的数据库是否更新。设计

2 参数不少是key:value格式的

分别考虑key的个数、空、修改key;

value的个数(多参数或者少参数)、空值、长度、格式、类型等;value是枚举类型的,要遍历每个枚举值。

3 业务依赖关系

4 接口依赖关系 【好比登陆接口成功,用户信息获取接口才能够成功;不然提示未登陆】

5 header、cookie

6 接口的安全性【是否有敏感信息、是否加密等】

7 响应结果的数据量

有些接口返回大量数据,必定要设置取数时间段。首先跟业务确认预估的业务量 并对预估的业务量在后台添加上对应的测试数据量,再反馈给业务当前业务量下接口的响应时间。若是时间太长,能够缩短取值区间,或进行分段请求

 

第三步 调试接口脚本。可使用jmeter,postman等接口工具,也能够自编接口测试脚本。

1 调试脚本

2 添加逻辑控制,对脚本内的数据进行参数化 【前置条件,测试步骤 及 测试数据】

3 添加断言【其实就是用例里的预期结果】

 

第四步 执行测试,脚本的批量执行。

对执行结果进行分析,错误分析、响应结果分析、响应时间分析等等。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