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用到了不少这种锁机制,行锁,表锁等,读锁,写锁等,都是在作操做以前先上锁。这些锁统称为悲观锁(Pessimistic Lock)。html
一、mysql存储引擎分为:innodb 和 myisammysql
事务, 表锁 行锁 sql
innodb 支持 支持 支持 数据库
myisam 不支持 支持 不支持并发
二、数据库锁:行锁的是索引spa
加锁的目的:减小资源的竞争设计
表级锁:开销小,加锁快;不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大,发生锁冲突的几率最高,并发度最低。
行级锁:开销大,加锁慢;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最小,发生锁冲突的几率最低,并发度也最高。
页面锁:开销和加锁时间界于表锁和行锁之间;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界于表锁和行锁之间,并发度通常 htm
三、对象
mysql5.7解决了幻读:解决思路经过间隙锁防止幻读,以知足相关隔离级别的要求blog
间隙锁:1,3,5 存在(-∞,1),(1,3),(3,5),(5,∞) 四个间隙,分别存在4个间隙锁
四、InnoDB实现了如下两种类型的行锁。
对于共享锁你们可能很好理解,就是多个事务只能读数据不能改数据。
对于排他锁你们的理解可能就有些差异,我当初就犯了一个错误,觉得排他锁锁住一行数据后,其余事务就不能读取和修改该行数据,其实不是这样的。排他锁指的是一个事务在一行数据加上排他锁后,其余事务不能再在其上加其余的锁。mysql InnoDB引擎默认的修改数据语句:update,delete,insert都会自动给涉及到的数据加上排他锁,select语句默认不会加任何锁类型,若是加排他锁可使用select …for update语句,加共享锁可使用select … lock in share mode语句。因此加过排他锁的数据行在其余事务种是不能修改数据的,也不能经过for update和lock in share mode锁的方式查询数据,但能够直接经过select …from…查询数据,由于普通查询没有任何锁机制。
五、为了容许行锁和表锁共存,实现多粒度锁机制,InnoDB还有两种内部使用的意向锁(Intention Locks),这两种意向锁都是表锁。
我的总结:意向共享锁(IS)和意向排他锁(IX)就是一个标志。在加共享锁(s)和排他锁(X)以前看看数据库有没有意向锁,目的:提升数据库加锁效率。
六、InnoDB行锁模式兼容性列表:
7:InnoDB行锁是经过给索引上的索引项加锁来实现的,InnoDB这种行锁实现特色意味着:只有经过索引条件检索数据,InnoDB才使用行级锁,不然,InnoDB将使用表锁!
注意:因为MySQL的行锁是针对索引加的锁,不是针对记录加的锁,因此虽然是访问不一样行的记录,可是若是是使用相同的索引键,是会出现锁冲突的
八、几种概念:
间隙锁:当咱们用范围条件而不是相等条件检索数据,并请求共享或排他锁时,InnoDB会给符合条件的已有数据记录的 索引项加锁;对于键值在条件范围内但并不存在的记录,叫作“间隙(GAP)”,InnoDB也会对这个“间隙”加锁。
小结:
对于InnoDB表,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下几项内容:
(1)InnoDB的行锁是基于索引实现的,若是不经过索引访问数据,InnoDB会使用表锁。
(2)介绍了InnoDB间隙锁(Next-key)机制,以及InnoDB使用间隙锁的缘由。
在不一样的隔离级别下,InnoDB的锁机制和一致性读策略不一样。
在了解InnoDB锁特性后,用户能够经过设计和SQL调整等措施减小锁冲突和死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