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latax生成IEEE格式的参考文献

最近在写小论文,插入参考文献时要求是IEEE标准格式,而谷歌学术引用的三种格式又都不符合,网上查阅一番后,发现只能用latex来生成参考文献。本人从没用过latex,即使在写这篇博客时,依然对latex不甚了解,所以,本文适合像我同样,平时用word写做,仅仅想用快速生成IEEE标准的参考文献的人。工具

1. latex环境和编译器安装网站

本人参考这篇文章安装了 TeXlive+TeXstuido 环境,TeXlive安装过程稍微久一点,整体仍是挺快的。ui

LaTeX零基础入门教程https://www.jianshu.com/p/3e842d67ada2

2. 插入IEEE标准的参考文献spa

本文一再强调IEEE标准,由于其余的我也没作,这部分我参考了这篇文章。.net

【方法】Latex使用BibTeX生成参考文献列表https://blog.csdn.net/yzy_1996/article/details/89452063

 

a. 双击打开Texstudio, 文件->新建,自动生成一个未命名文档,拷贝下面代码进去,保存为document.texcode

\documentclass[11pt]{article}
\usepackage{cite}

\begin{document}

\title{My Article}
\author{Nobody Jr.}
\date{Today}
\maketitle

Blablabla said Nobody ~\cite{bhaumik2018shared}.

\bibliography{IEEEabrv,mybib}{}
\bibliographystyle{IEEEtran}
\end{document}

b. 新建一个BibTex参考库文件。具体方法为输入上述代码后进行构建,完成后点击左侧结构参考文献 > text,提示是否建立bib文件,选择是blog

c. 打开谷歌学术或者百度学术,检索你要引用的文章。以谷歌学术为例,搜索谷歌学术镜像,随便进入一个镜像网站,输入你要引用的文章标题,如 Shared Storage Software Defined Data Centers: Analyzing VM Migration Based on Application Workloads教程

点击最下面的双引号,弹出一个小窗口以下ip

 

若是和IEEE标准格式的文献对比你就会发现,这里生成的三种格式参考文献的格式都是有问题的,所以咱们要点击下面的BibTeX,而后会打开一个新的标签页,就是bibTex的内容。咱们这把这些内容拷贝到在TexStudio里刚新建的bib文件里,保存为mybib.bibci

@inproceedings{bhaumik2018shared,
  title={Shared Storage Software Defined Data Centers: Analyzing VM Migration Based on Application Workloads},
  author={Bhaumik, Sumitro and Dhangar, Rohit and Murari, Gouranga and Bishnu, Swapnil Kumar and Chakraborty, Sandip},
  booktitle={2018 IEEE Global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GLOBECOM)},
  pages={1--7},
  year={2018},
  organization={IEEE}
}

 

d. 看到这你可能会发现了,刚新建的两个文件:tex文件和bib文件是有联系的。没错,tex文件  \cite{XXX}  语句{}中的内容须是你bib文件{}里的第一个词,表示在该处引用了这篇文章;另外bib文件名须与tex文件中保持一致,能够看到这里叫mybib,也是,否则tex怎么知道引用哪一个bib文件呢

 

e. 选中tex文件,工具->构建并查看(或者直接按F5),生成效果图以下。须要注意的是,这里没有像参考的第二篇文章说的同样要编译四次,前提是你要保证TexStudio是按照第一篇参考文章同样配置了,默认编译器选择的是XeLatex。

 

 若是想同时生成多篇参考文献,方法是同样的,先去谷歌学术或者其余网站拷贝对应论文的bibtex,全都 拷到mybib.bib这个文件里,要引用XXX就在tex文件里加一句\cite{XXX}。

最后,构建并查看时右侧窗口的内容是不能被文本选区的。若是想把生成的参考文献拷回到word里,很简单,只要回到你保存tex文件的目录下,你会发现这里多了一个PDF文件,这就是你刚刚构建生成的PDF,打开直接拷贝就完事了。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