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翻译自万维网基金会的文章https://webfoundation.org/about/vision/history-of-the-web/ 。 原文使用知识共享许可协议4.0。html
蒂姆·伯纳斯-李是一名英国计算机科学家。他出生在伦敦,父母都是早期的计算机科学家,在最先的计算机之一上工做。web
儿时,蒂姆对火车很是感兴趣,有一个铁路模型在他的卧室。他回忆道:浏览器
“我制做了一些电子小器件来控制这些火车。结果我对电子比对火车更感兴趣。后来,我在大学时利用旧电视制做了一台电脑“安全
从牛津大学毕业后,伯纳斯-李成为了一名软件工程师,工做的地点是CERN,这个最大的粒子物理实验室就在瑞士日内瓦旁边。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在使用它的加速器,可是蒂姆爵士注意到他们在共享信息方面遇到了困难。服务器
”那时候,不一样的信息在不一样的电脑上,可是你不得不登陆到不一样的电脑上去获取那些信息。而且,有的时候你不得不去学会每台电脑上的不一样程序的使用。一般,更简单的作法是趁着他们还在喝咖啡时直接过去问。“,蒂姆说道。(http://www.w3.org/People/Berners-Lee/Kids.html)微信
蒂姆以为他找到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一个他预见到可以有更普遍应用的解决方案。这时,数百万的计算机已经经过正在快速发展的因特网链接在了一块儿,伯纳斯-李意识到它们能够经过利用一种被称做超文本(hypertext)的新兴技术来共享信息。网络
1989年3月,蒂姆在一份题为“Information Management:A Proposal(http://info.cern.ch/Proposal.html) ” 的文档中详细阐述了他对往后将会成为web的技术的想象。难以置信的是,蒂姆最初的提议并无被当即接受。事实上,他这时的领导迈克·森德尔在封面上写下了“模糊可是使人兴奋”这句评语。web历来就不是CERN的官方项目,可是在1990年的9月迈克仍是设法给了蒂姆时间来作这项工做。他开始使用一台NeXT电脑工做,这台电脑是史蒂夫·乔布斯的早期产品之一。app
截至1990年十月,蒂姆已经编写了奠基今天web基础的三种重要技术(也许你已经在你的web浏览器上见到过它们了):编辑器
-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专为web设计的标记(格式化)语言。
- URI:统一资源定位符。一种“地址”,是惟一的,用来定位web上的每一种资源。它一般也被称做URI。
-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容许从web上获取被连接在一块儿的资源。
蒂姆也编写了第一个web网页编辑器/浏览器(“WorldWideWeb.app”)和第一个web服务器(“httpd”)。在1990年底,第一个web网页被放到了开放因特网上,在1991年,CERN外的人们被邀请加入这个新的web社区。ide
当web开始发展的时候,蒂姆意识到只有当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能使用它,而且既不用支付任何费用也不用申请受权,web真正的潜力才可以被释放出来。
他解释道:“若是这项技术是专有的,而且由我控制,那么它也许不会取得成功。你不能指望一件事物既是通用的空间又在你的控制下。
因此,蒂姆和其余人要求CERN赞成在免版税的基础上开放源码,永远。这个决定在1993年4月宣布,并且激发了之前从未见过的全球的创造、合做、创新浪潮。2003年,参与制定web新标准的公司承诺他们的工做是免版税的。2014年,咱们庆祝了web的25岁生日,全世界几乎有2/5的人都在使用它。
1994年,为了建立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一个致力于制定开放web标准的国际团体,蒂姆从CERN搬到了麻省理工大学。他一直担任W3C的负责人到今日。
这个早期的web团体提出了一些具备革命性的想法,如今已经普遍传播到了技术以外的领域:
- 去中心化:发布内容到web上不须要获取一个中央权威的受权,没有中心控制节点,因此没有单点故障……也没有“中止开关”!这也意味着自由——没有非歧视审查和监视的自由。
- 非歧视:若是我付费使用必定质量的服务链接到因特网,而后你付费使用了相同或者更优质的服务链接到因特网,可是咱们两个可以在同一等级进行通讯。这种平等的原则也做为网络中立而被你们熟知。
- 自底向上的设计:它的代码并非由一小部分专家编写,更不是被他们控制,它是在每一个人的关注下开发的,鼓励最大程度的参与和实验。
- 广泛性:对于想在web上发布信息的人们来讲,全部相关的计算机都必须讲相同的语言,不管人们使用的硬件有多么的不一样,不管他们住在哪里,不管他们的文化信仰和政治信仰是什么。经过这种方式,web在容许多样性不断发展的同时打破了孤立。
- 共识:要想让通用的标准起做用,就必需要让每一个人都赞成使用它们。蒂姆和其余人经过给予每一个人在制定标准时的发言权,而后通过在W3C的透明的、参与的过程来达成共识,
这些想法的新组合正在给不一样领域带去使人激动的新方法,好比信息(Open Data)、政治(Open Government)、科学研究(Open Access)、教育以及文化(Free Culture)。可是到如今为止,有关这些原则如何可以改善社会和政治,咱们只是触碰到了表面。
2009年,蒂姆爵士和罗斯玛丽·利思一块儿创办了万维网基金会。基金会为咱们梦想的web而奋斗:一个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的安全的web。
请访问咱们的网站和咱们的工做 (http://webfoundation.org/our-work) 。咱们但愿大家可以被咱们的想象所鼓舞,而后行动起来。记住,正如蒂姆在2012年奥运会开幕式期间发布的推特上所说:“这是为了每个人。”
若是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 douglas_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