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命令行组成vim
2:命令结构测试
3;目录结构spa
4:命令行
5:相对路径与绝对路径3d
6:建立文件调试
(1)编辑文件按i进去的页面是命令状态日志
(2):按esc退出编辑模式, :wq 保存文件并退出code
当你不想要保存 :q! 强制退出不保存blog
# cat /data/db1.txt递归
复制 yy 粘贴 p 删除 、剪切 dd 撤销 u
把光标所在行到文件最后一行删除 dG
将光标移动到文件的最后一行 G
将光标移动到文件的第一行 gg
--->按上下左右进行选择 -->按d 便可删除
(2):备份 给文件名加后缀.bak
把/data 移动到 /root目录下面
进入/root目录下的data目录,删除db1.txt文件
删除目录 rm -rf data 强制删除
-f 强制删除不提示 -r 递归删除目录
(1)将找的文件进行删除
find /root/ -type f -name "*.txt" |xargs rm -l
13,返回上一级目录
#mkdir /data
cat >/data/test.txt<<EOF
> test
> jassin
> lishi
> EOF
(1)显示过滤后的文件 grep
显示前几行
head 读取文件的前 n 行,默认是前 10 行
tail 读取文件的后 n 行,默认是后 10 行
显示后几行
用mkdir一次只能建立一层目录
+ -p
为何会有提示功能?
实际上是系统为咱们起了一个别名
加\ 是临时取消cp命令的别名
:只查看ett.txt文件(共100行),内第20到第30行的内容
-n :取消默认输出
18:修改扩展名
建立测试环境: mkdir -p /oldboy/test cd /oldboy echo "oldboy">test/del.sh echo "oldboy">test.sh echo "oldboy">t.sh touch oldboy.txt touch alex.txt tree
20:
调试系统服务时,但愿能 调试系统服务时,但愿能 实时查看 系统日志/var/log/messages 的更新, 如何作?
-f
(2)在vi/vim
:set nu 显示行号
:ser nonu 取消显示行号
tar zcf
解压 x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