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者:苏楠安全
在国家政策大力推进信息安全战略的背景下,从早期的去IOE,到当下倡导的自主创新、安全可信,愈来愈多的企业开始逐步向国产化IT转型,承载全部IT基础设施的云平台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因为历史的缘由,很多企业的IT中仍保留着VMware的环境,这就致使这些企业没法及时响应政策的号召,并且软件自己也会面临升级等问题。服务器
对于上述的问题,ZStack1.8版本中支持了vCenter的纳管,并不断丰富运维、租户、运营等方面的能力。从纳管到迁移几乎是顺其天然的一串需求,迁移中客户主要面临两个困难,一是部分业务连续不中断或者尽可能下降中断时间,再则免费工具的复杂程度以及兼容性所存在的问题,致使客户不得不够买一些第三方的迁移服务。这就使得属于ZStack云原生的迁移服务模块, 在ZStack3.0版本中应运而生。网络
在ZStack接管VMware的基础上,迁移服务轻松帮助用户将vCenter上的云主机迁移至ZStack平台,过程全UI界面操做,IP级细粒度属性自定义,已支持主流Windows、Linux系统的云主机的迁移。并发
ZStack中有一个高级模块叫迁移服务,可将不一样平台的云主机系统及数据完整迁移至当前云平台。迁移服务除了能够将VMware的虚拟机迁移到ZStack,在3.6.0的版本中也支持将任何基于KVM的平台(源平台包括ZStack)迁移到ZStack。同时知足在线迁移、离线迁移、并发迁移、指定迁移网络、预修改云主机配置等多种特性。本文重点以VMware虚拟机迁移至ZStack展开。运维
假定用户已部署一套vCenter环境和一套最新的ZStack私有云环境,并已将vCenter接管到ZStack私有云云平台。因为业务须要,现要将已接管的vCenter云主机迁移至当前的KVM云平台中。工具
V2V迁移须要指定目标集群内的物理机做为迁移服务器。本场景下,假定用户已提早准备好1台存储服务器,并将该存储服务器添加到目标集群内做为计算节点,用户将使用这台计算节点做为迁移服务器。spa
用户的源端和目标端信息以下:3d
具体实践流程以下:blog
1.添加迁移服务器资源
2建立迁移任务
a)建立V2V迁移任务的第一步,除了填写一些基本信息,须要指定源平台上待迁移的云主机。若此处选择多台源云主机,将批量建立相应的迁移任务,最多能够同时指定50台。
b)第二步配置目标平台的资源,也就是ZStack端的配置。对于计算和存储资源能够根据当时的资源池状况给出参考数据。而后选择刚才添加的迁移服务器。最后还有一个“压缩模式”的选项,能够根据存储类型和带宽状况选择是否先压缩成qcow2的格式再传输,固然压缩自己也是须要占用整个迁移时间的。
c)迁移任务的第三步,也是最复杂的一步。用户一般是但愿整个业务不中断,或者中断时间尽可能缩短的, 所以目标平台上可能提早作好了相应的网络规划。ZStack给出了每一个网卡的源vCenter网络与目标网络的对应关系,能够细粒度到每一个IP和mac地址。若是对业务的私网地址没有严格要求,能够直接以网段的形式作出映射便可。
3. 确认提交后,4台vCenter云主机建立出4个独立的迁移任务,如图所示已成功迁移至当前KVM云平台。
4. 小结,整个过程使用下来比第三方的迁移工具的体验流畅不少,全UI操做的同时保留了云主机属性的自定义能力,但须要先接管的要求对于某些场景可能有所限制。
在笔者来看,将来几年企业上多云是大的趋势,有趣的是你们对“混合云”的定义也愈来愈宽泛。随着不一样云平台间迁移的需求愈发旺盛,各家云厂商原生的迁移工具也会逐渐丰富,对客户来讲云的迁入成本会逐步下降。对云厂商来讲,迁移技术的积累一方面能够转化为灾备能力,另外一方面也能够补充自动化运维的场景。也许有一天客户真的会对“混合云”的弹性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