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问题”的邂逅

从问题的“解决方法”上去扩充你的知识html

在解决了一个论坛问题后的一个联想,感受蛮有意思的,就想写下来分享给你们,问题描述得可能有点乱,但愿你们可以看得明白!安全

 

咱们先来看一下的例子:
ide

老板要IT部的同事起稿一封关于“若是提升用户的安全意识”的邮件给到全部的员工,由于最近发现不少的***都是因为内部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够高所致使的,因此咱们要让员工意识到,不管是在公司,又或者是在家里,安全意识都是很重要的,这时,咱们来看一下如下两位同事的过程;函数

 

IT部A同事:直接写出一份草稿邮件,把须要重点给用户的信息表现出来,邮件里面包含有不少的技术术语,由于该员工是从他的思惟方式去表达,目标完成,直接发给给他老板审批。学习

 

IT部B同事:该同事的任务跟A同事同样,把所想要的信息列举在邮件当中,可是后来老板选择用这位同事的邮件做为最终的版本发给全部的员工,后来发现,该员工他把一个知识点加多了不少的因素,主要表如今:动画

1)。技术术语变成针对用户容易理解的普通术语,从信息的理解程度方面,该员工运用到了沟通方面的技巧;spa

2)。邮件的美化,该员工的邮件对一些重点的语句进行突出、以及背景的美化,让别人在看到他的邮件时,第一眼就能指引用户到须要他们知道的信息,将信息内容扩充到了”我的色彩“方面的知识。htm

 

看到这里,可能大家已经猜到了我想表达的意思,咱们能够经过一个问题获得一个解决方法,从解决方法再去扩展到另一个知识点,这样不只解决了问题,也使咱们学习范围知识扩大了,咱们再来看一下下面的例子,可能你就会更清晰了:字符串

 

问题的起源:get

我以前发了一个动画帖子,标题为“删除单元格最后3位字符“

地址为http://bbs.51cto.com/thread-1042684-1.html

单元格A1字符为:SIMP3M-01,要求得出结果:去除字符串后三位字符,获得SIMP3M-01,个人解决方法是利用SUBTITUTE函数,公式为:“SUBTITUTE(A2,rightb(A2,3),””,1),利用Rightb函数提取后3位字符,而后用SUBTITUTE函数替换成空字符,就获得告终果。

 

问题的延续:

有位朋友提出了若是出现相同的字段,那样使用下拉的公式填充,数据就会出错,他提出了另外一个公式:”Left(A1,Len(A1)-3)“,先经过LEN函数计算单元格字符串的长度,而后减去3,再利用LEFT函数提取左边的数据,这样能够解决数据源重复的问题,并且计算起来也比较简单。

 

问题的扩充

昨天有位朋友发了一个求和的帖子,地址为:http://bbs.51cto.com/thread-1064479-1.html

问为何使用SUB函数获得的数据结果为0,刚开始猜测楼主的数据源应该是存在字符或者是数据为文本格式,致使没法正确获得数据,解决下载了楼主的帖子下来,发现真的是存在空格,方法其实有不少种,第一种我想到的是查找与替换,不过,后来我想到了上面的例子,在想,能不能利用统计字符的长度去解决,获得以下公式:”Right(A1,LEN(A1)-1)“,其实原理是跟上面的同样的。

 

可能你们看到这里可能仍是有点不太我想表达的是什么?其实我想表达的是:一种学习的方法,有点跟学英语相似,记住容易的单词”Easy“,也顺便记住单词”Difficult“,也就是咱们日常所说的”联想“,表面的两个问题多是彻底不一样的,但可能解决的方法却能类似的,经过这种联想的方法,能帮忙咱们更好好容易的记住所学的知识。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