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就是将来:工业4.0时代下的工业软件

摘要:在工控圈,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软件就是将来。要实现工业自动化,必然要有一个通讯系统,而这个系统的核心就是工业软件。当工业4.0时代逐渐向咱们走进,工业软件的需求更加紧俏,固然,也会面临新的挑战。


  
  软件就是将来
  
  从信息化融合,到如今数字化工厂;从工业1.0、工业2.0、工业3.0逐步实现,到如今工业4.0提出和实践;从互联网诞生和普及,到物联网被愈来愈多的人关注和接受……从社会生产的变革历程中,咱们看到了信息技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也正如工控圈里所说的:软件就是将来!
  
  在工控圈,活跃着各类工业软件如SCADA,MES,EMS,SCM等等,这些软件实现了工业生产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在一个现代化工厂里,产品零部件、工具、运输箱、机器等每个环节都配备有传感器和通讯设备,以便进行数据交换和业务沟通。这种全面的信息自动化表明了当前最早进的制造业水平。
  
  现在是一个创新软件与高性能硬件、虚拟网络与现实生产环境交错的时代。全部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过程都须要软件应用,尤为是工业4.0时代的带来,工业软件必然要成为将来企业抢占的制高点。
  
  工业软件即将爆发
  
  咱们先来看三则消息:
  
  2014年中国信息化发展综合指数为66.56。其中,信息通讯技术应用指数69.38,应用效益指数72.19。上海以综合指数94.94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并在网络就绪度与信息通讯技术应用两个指标中领跑全国;
  
  青岛市2014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实现业务收入950亿元,同比增加47%,高于全国增速20多个百分点,增速由前一年的副省级城市第5位提高到第1位,预计整年软件业务收入有望首破千亿大关;
  
  江苏省教育厅日前发布了2014年江苏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数据,数据中显示,该省吸纳毕业生人数较多的行业有: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共吸纳了3.6万人,居于榜首制造业以后;
  
  从上面三则消息中,咱们能够看到,2014年工业软件的表现很是的活跃,固然这得益于工业4.0、物联网、智慧城市等项目的实践。
  
  根据专家预计,工控圈中尤其活跃的SCADA软件将进入市场成熟期,将来三年将保持在5%左右的增加,而处于市场发展期的MES,将来三年将保持平均20%左右的增加。咱们能够认定,工业软件站在工业4.0“巨人”的肩膀上,越望越远,越走越宽。

安全

工业4.0时代下的工业软件
  
  从2013年被德国提出,工业4.0已经受到愈来愈多的国家和企业关注和实践。2014年,中国在践行工业4.0方面,花费了众多的经历,尤为是中德达成 开展工业4.0战略合做,2015年中国版工业4.0规划也即将出台。可见我国在工业4.0上是很是重视的,而且在国内企业的践行了,工业4.0距离咱们已经愈来愈近。


  
  工业4.0的基础是数字化、网络化和集成化,若从信息技术角度看,工业4.0的核心就是在制造业中采用物联网和服务网。因此说,工业4.0涉及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工业4.0涉及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只有拥有了高水平的工业软件,才能实现工业制造业的强心健魄。
  
  至于要发展什么样的工业软件,业内专家认为,在自动化领域,要创建起健全的产品和技术体系,其中要包括自动化与控制系统、制造执行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设备和数据识别系统、人机界面操做设备、各类传感器产品、工业信息安全产品,以及覆盖各类工业通信标准的网络、通信类产品体系。
  
  对我国来讲,就必须确保“两化”中信息化的基础扎实、支撑稳固。在这个过程当中,咱们要作的就是发挥工业软件的引领做用,全面支持“两化”的深度融合。具体的说,就是实施软件驱动两化融合战略,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工艺、流程控制、业态创新、安全保障等环节需求,以工业软件为切入点,以推进工业大数据共享为着力点,以智能制造为重点,以安全可靠信息系统建设为抓手,增强产学研用融合创新,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为两化深度融合和工业转型升级、促进信息消费提供有力保障,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工控中国观点:工业生产迈向更高层次的工业4.0时代,天然对工业软件有更高的要求。其实咱们都知道,软件自主创新一直是我国的短板,虽然这两年国家一直在推进软件国产化,可是目前的状况并不乐观。工业软件的发展壮大为两化深度融合和工业转型升级、促进信息消费提供有力保障,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在践行工业4.0的过程当中,工业软件的发展绝对不能忽视。没有工业软件的支撑,谈何工业4.0

网络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