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是IETF组织开发的一个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内部网关协议,具备配置简单、易于管理和操做等特色,在 IPv4的中小型网络中得到了普遍应用。算法
随着 IPv6网络的建设,一样须要动态路由协议为 IPv6报文的转发提供准确有效的路由信息。所以, IETF在保留了RIP优势的基础上,针对IPv6网络修改造成了RIPng。RIPng主要用于在IPv6网络中提供路由功能,是 IPv6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路由协议。安全
RIPng 在工做机制上与 RIP基本相同,但为了支持IPv6地址格式,RIPng对RIP作了一些改动。下面先对RIP进行简要介绍,以后再详细介绍RIPng与RIP的异同点。网络
RIP经过 UDP报文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使用的端口号为 520。RIP使用跳数来衡量到达目的地址的距离,跳数称为度量值。在 RIP中,路由器到与它直接相连网 络的跳数为 0,经过一个路由器可达的网络的跳数为 1,依此类推。为限制收敛时间,RIP 规定度 量值取 0~15之间的整数,大于或等于 16的跳数被定义为无穷大,即目的网络或主机不可达。RIP的启动和运行过程以下:less
路由器启动 RIP后,便会向相邻的路由器发送请求报文。接着,路由器将不断侦听来自其它路由器的 RIP请求报文或响应报文。ide
当发出请求的路由器收到响应报文后,路由器将处理响应报文中的路由更新信息并对本身的路 由表进行更新,同时向相邻路由器发送触发更新报文,通告路由更新信息。spa
相邻路由器收到触发更新报文后,又向其各自的相邻路由器发送触发更新报文。在一连串的触 发更新广播后,各路由器都能获得并保持最新的路由信息。为保证路由的实时性和有效性,RIP 在缺省状况下每隔 30 秒向相邻路由器发送本地路由表,同时采用老化机制对超时的路由进行老化处理。blog
RIP有两个版本:RIP-1和RIP-2。接口
RIP-1是有类别路由协议(Classful Routing Protocol),它只支持以广播方式发布协议报文。RIP-1 的协议报文没法携带掩码信息,它只能识别 A、B、C 类这样的天然网段的路由,所以 RIP-1 不支持不连续子网。ssl
RIP-2是一种无类别路由协议(Classless Routing Protocol),与 RIP-1相比,它有如下优点:ci
支持路由标记,在路由策略中可根据路由标记对路由进行灵活的控制。
报文中携带掩码信息,支持路由聚合和 CIDR。
支持指定下一跳,在广播网上能够选择到最优下一跳地址。
支持组播方式发送更新报文,减小资源消耗。
在路由更新报文中增长一个认证 RTE(Route Entries,路由表项)以支持对协议报文进行验 证,并提供明文验证和 MD5验证两种方式,加强安全性。
1.路由信息中的目的地址和下一跳地址长度不一样
RIP-2报文中路由信息的目的地址和下一跳地址只有 32比特,而 RIPng均为 128比特。
2.报文长度不一样
RIP-2对报文的长度有限制,规定每一个报文最多只能携带 25个 RTE,而 RIPng对报文长度、RTE 的数目都不做规定,报文的长度与发送接口设置的 IPv6 MTU有关。
3.报文格式不一样
RIP-2报文结构如图 1所示,由头部(Header)和多个 RTE 组成。
图1 RIP-2报文
RIPng报文结构如图 2所示。与 RIP-2同样,RIPng报文也是由 Header和多个 RTE 组成。与 RIP-2 不一样的是,在 RIPng里有两类 RTE,分别是:
下一跳 RTE:位于一组具备相同下一跳的 IPv6前缀 RTE 的前面,它定义了下一跳的 IPv6地 址
IPv6前缀 RTE:位于某个下一跳 RTE 的后面。同一个下一跳 RTE 的后面能够有多个不一样的 IPv6前缀 RTE。它描述了 RIPng路由表中的目的 IPv6地址、路由标记、前缀长度以及度量值。
图2 RIPng报文
下一跳 RTE 的格式如图 3所示,其中,IPv6 next hop address表示下一跳的IPv6地址
图3 下一跳 RTE格式
IPv6前缀 RTE 的格式如图 4所示,各字段的解释以下:
IPv6 prefix:目的 IPv6地址的前缀。
Route tag:路由标记。
Prefix lenth:IPv6地址的前缀长度。
Metric:路由的度量值。
图4 IPv6前缀 RTE格式
4,报文的发送方式不一样
RIP-2 能够根据用户配置采用广播或组播方式来周期性地发送路由信息;RIPng 使用组播方式周期 性地发送路由信息。
RIPng自身不提供认证功能,而是经过使用 IPv6提供的安全机制来保证自身报文的合法性。所以, RIP-2报文中的认证 RTE 在 RIPng报文中被取消。
RIP不只能在 IP网络中运行,也能在 IPX网络中运行;RIPng只能在 IPv6网络中运行。
当我司设备收到多个邻居发送的去往同一目的地可是开销不一样的路由时,会将开销较大的次优路由 也保存在本地。次优路由的生效机制以下:
当最优路由由于链路 down被删除时,次优路由会当即生效。
若是最优路由的发布者中止更新路由,设备将启动 Garbage-Collect定时器,在定时器结束时, 若是次优路由没有被撤销,那么该次优路由会当即生效。次优路由在主路由抑制状态结束后能够当即生效,而不用等待发布次优路由的路由器再次更新该路 由。保存次优路由能够在不少场景下加快 RIP/RIPng的路由收敛。同时,次优路由是否生效受主路 由抑制状态影响,能够避免路由环路。
如图 5所示,某学校构建了 IPv6网络,学校内全部主机和路由器运行 IPv6协议。该学校的网络规 模比较小,选择 RIPng路由协议便可知足用户需求,实现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可以互通,并下降网络 拓扑变化引起的人工维护工做量。
图5 RIPng典型应用组网图
技
术
是
用
来
学
的
,
不
是
用
来
收
藏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