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MySQL 加锁处理分析。该文已经讲的很详尽了,也易懂,下面仅仅是我的作的总结。mysql
1、 背景
1.1 隔离级别
1.2 加锁过程
逐条处理,逐条加锁。sql
1.3 两阶段锁2PL
1.4 gap锁
gap锁是间隙锁,即相邻两条有效记录间隙的锁(锁的是间隙),它是针对insert的,用来解决幻读的发生。它会阻塞insert,但不会阻塞delete/update等(记录原本也不存在)。session
RC与RR的重要区别就是幻读。因此RR才须要引入gap锁。post
2、加锁组合分析
说加什么锁,首先要了解两个前提:1)隔离级别;2)用到的索引。不一样的隔离级别,不一样的索引都会影响加锁。优化
2.1 可提交读RC
主键/惟一键 | 二级索引 | 无索引 | |
select | 无 | 无 | 无 |
insert | 行锁 | 行锁 | 行锁 |
select...for update/update/delete | 行锁 | 有效行的行锁 | 全表锁聚簇索引 |
2.2 可重复读RR
主键/惟一键 | 二级索引 | 无索引 | |
select | 无 | 无 | 无 |
insert | 行锁 | 行锁 | 行锁 |
select...for update/update/delete | 行锁 | 有效行的行锁+gap锁 | 全表锁聚簇索引 |
2.3 可序列化S
主键/惟一键 | 二级索引 | 无索引 | |
select(快照读) | S | S | S |
其余(当前读) | X | X | X |
注意:无索引时,select...for update/update/delete是须要锁全表的,但mysql_server能够作优化,在逐条加锁时,若是发现不是目标记录,能够释放掉锁。但这会违背2PL的原则。spa
2.4 结论
死锁的发生与否,并不在于事务中有多少条SQL语句,死锁的关键在于:两个(或以上)的Session加锁的顺序不一致。server
加锁过程是逐条处理,逐条加锁(最终都反映在聚簇索引上)的。blog
- 主键,加在聚簇索引上;
- 二级索引,加在二级索引+聚簇索引上;
- 无索引,加在聚簇索引上。
因此若是两个session用到不一样的二级索引,那么对聚簇索引的加锁顺序是不一致的,从而致使session间锁的持有与竞争,很容易产生死锁。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