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数字的格式化输出 format ***** 重点
什么叫数字的格式化呢?咱们看一个例子:
12.4367 ---> 12.4(保留小数点后1位) ---> 12.44 // 保留小数点后1位 这个就叫作 数字的格式化输出
format函数是用来进行数字可视化,有两个参数
参数1:要格式化的数字
参数2:格式化字符串ide
例子 x = 1234.56789 # 保留小数点后2位输出 1234.57 # coding:utf-8 x = 1234.56789 # 保留小数点后2位输出 1234.57 print(format(x, '0.2f')) 1234.57 //'0.2f' 0表示和小数点前面的保持一致输出(原来是1234 如今仍是输出为1234) 2f表示输出小数点后2位(四舍五入) f表示浮点数类型 ---------------------------------------------------------------------------------------------------------------------------- 例子 # 保留 小数点后1位,而且数字在12个字符串长度的区域内右对齐,左侧保留空格 print(format(x, '12.1f') 1234.6 //他这里要一共12个字符 因此在整数部分前面流出了6个空格 12.1f // 12表示整个的长度 也就包括小数小数点和空格 一块儿为12个字符 完整的例子以下: # coding:utf-8 x = 1234.56789 # 保留小数点后2位输出 1234.57 print(format(x, '0.2f')) #输出结果为 1234.57 # 保留 小数点后1位,而且数字在12个字符串长度的区域内右对齐,左侧保留空格 print(format(x, '12.1f')) # 这里还能够写成 print(format(x, '>12.1f')) # 输出结果为 1234.6 □□□□□□1234.6// 一共 12个空格位置 □□□□□□ # 保留 小数点后2位,而且数字在12个字符串长度的区域内左对齐,而且后面紧跟着12 print(format(x, '<12.2f'),12) # 这里输出的结果为1234.57 12 #12前面是多了一个0的 # 以上小结 > 表示右对齐 < 表示左对齐 默认不写的话 表示右对齐 print("----------------------------") # 保留 小数点后1位,而且数字在12个字符串长度的区域内右对齐,左侧补0 print(format(x, '0>12.1f')) # 输出结果为0000001234.6 # 保留 小数点后2位,而且数字在12个字符串长度的区域内左对齐,右侧补1 print(format(x, '1<12.2f')) #输出结果为 1234.5711111 # 保留 小数点后1位,而且数字在12个字符串长度的区域内中心对齐 print(format(x, '0^12.2f')) #他是先后补0 输出结果为 001234.57000 # 保留 小数点后1位,而且数字在12个字符串长度的区域内中心对齐 print(format(x, '1^12.2f')) #先后补1 输出结果为 111234.57111 # 财务算帐 好看 加上千分位逗号 保留小数点后2位 print(format(x, ',.2f')) #输出结果为1,234.57 print("----------------------------") # 科学计数法 # 1.11E3 = 1110 这里的e和E都是能够的 不区分的 print(format(x,'e')) #输出结果为 1.234568e+03 print(format(x, '0.2E')) #输出结果为 1.23E+03 --------------------------------------------------------- 输出的结果为: 1234.57 1234.6 1234.57 12 ---------------------------- 0000001234.6 1234.5711111 001234.57000 111234.57111 1,234.57 ---------------------------- 1.234568e+03 1.23E+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