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微信之父张小龙内部8小时演讲

产品营造环境,决定用户反应
人是懒惰的
人没有耐心
让用户一分钟爱上你
不要给用户超过马桶上看不完的内容
群体智商低于个体智商[互联网产品的用户是群体,不是个体]
产品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
不直接知足用户需求[用户需求是零散的,解决方案是概括抽象的过程]
大部分新功能是能够砍掉的
不从同类产品里找需求
爽”赛过功能[口碑传播的基础是“好玩”,爽是体验,体验比功能更易传播]
为群体效应而作[附近的人]
为想法而作[朋友圈]
只抓主场景,不作全功能
产品面前,人人平等
先作产品结构,以后才是功能细节[产品结构是骨骼,不可多变和复杂]
越简单的分类越易于被接受
不过分设计[对主干精雕细琢,对枝叶不作深深]
宁愿损失功能也不损失体验
若是一个特性不能让人兴奋,不如不作
对不肯定的,保留变化余地,先不作[上线是为了验证想法,是改进的开始]
若是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就先放着不作
除了核心功能,都作成可卸载的插件[保持简单]
不以设计为导向,以用户为导向
单一路径
不把多个功能合并到一个操做里,会增长复杂度
作三秒就会用的特性[去掉一切文字说明]
单线索最美[一维赛过二维]
专一作好默认皮肤
不让用户选择
文字反映气质[清晰易懂,不讨好用户,不抬高本身,把用户当朋友]
避免使用:吧,哦,成功,勉强句式,您
先特性,再UI[不由于一个好的UI创意而改变场景和特性]
条理清晰赛过视觉表现
只有一种式样[一个应用中,为保持一致,尽量只有一种字体,一类控件,一种式样,一种背景...,多种表现让用户迷惑,合理比个性更重要]
每一个对话框,都有一个明显的默认按钮
对最经常使用的操做精益求精
须要文字解释的功能不是好体验
字体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