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教材主要学习第二章。
这一章中主要讲了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特别是各类类型的数字数据。实际上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是以二进制形式进行的,存储时的字节顺序有大端、小端两种。我的理解,大端是指高位存储在低地址、小端正好相反。同一段二进制数据,以不一样方式读取时会表现不一样,其实是相同的。各个类型的数据转换时可能会出现错误。大部分知识点C语言、汇编程序设计和计算机计算机导论等等课程都已经讲过,不在此赘述。html
我认为这一章的学习是为了让咱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以便在编程时不至于由于数据类型的变化而致使程序运行错误。编程
p24 进制转换vim
p28 参考p30代码,写个main函数测试show_bytes
安全
p35 用GDB单步跟踪练习2.11
函数
p44 把代码放到一个main函数中,用GDB单步跟踪一下
学习
p24中的perl文件,在虚拟机中安装了perl软件后,运行时显示“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测试
p24,.pl执行时显示权限不够。ui
chmod +x test.pl
后仍然提示权限不够,手动设置文件权限后仍没法解决。(大概)进入了root权限仍然权限不够??p35中的代码,在vs中运行不出结果设计
在用gdb单步执行p35的代码时,莫名跳过了第一个scanf
,致使进入for循环没法退出。3d
c
命令运行至下一断点,再用quit
跳出循环。这是不当心发现的办法,不知道是否正确。2.56 用不一样示例值运行P28代码
2.59
2.61
原来较为轻视课本的学习,总想走捷径,此次一页页读过课本之后发现本身对这些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实阅读课本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候看上去很笨的方法多是最有效的。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 博客量(新增/累积) |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 重要成长 | |
---|---|---|---|---|
目标 | 5000行 | 30篇 | 400小时 | |
第一周 | 200/200 | 1/1 | 20/20 | |
第二周 | 300/500 | 1/2 | 18/38 | |
第三周 | 500/1000 | 1/3 | 22/60 | |
第四周 | 300/1300 | 1/4 | 10/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