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路由中的RIP协议学习

动态路由相关

前言:

在我们使用动态路由之前,通过路由进行跨网段通信时,只能通过配置静态路由,可是静态路由具体使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快捷,且在真实复杂网络中,很不实用,所以这里学习动态路由。

1.动态路由:

动态路由是指路由器能够自动地建立自己的路由表,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根据具体的协议)适时地进行调整

1.1动态理由特点:

1.减少了管理任务自动学习只需要把自身的路由表信息宣告出来向别的路由表发 送
2.占用了网络资源

1.2概述:

路由器之间用来交换信息的语言(各种协议都不相通不能互相理解,每种协议都是一种语言)

1.2.1度量值:

跳数 带宽 负载 时延 可靠性 成本
路由器会通过度量值来确定最优路由路径

1.2.2收敛:

使所有路由表都达到一致状态的过程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的比较
网络中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互相补充

1.2.3按照路由执行算法分类

两大类: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主要根据跳数) 传说路由,一个告诉一个。
依据从源网络到目标网络所经过的路由器的个数选择路由
RIP IGRP(思科私有协议)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常用的初级协议)传信路由,一个叠加一个
综合考虑从源网络到目标网络的各条路径的情况选择路由
OSPF 和 IS-IS

2.RIP:

2.1基本概念:矢量路由选择协议

特点

定期更新 30S 时间过长,端口是UDP的520端口
向邻居发送自身路由表
广播更新
全路由表更新

2.2RIP度量值为 跳数

最大跳数为15跳。当为16跳时不可跳
更新时间
每隔30S发送路由更新消息, UDP 520端口
RIP路由更新消息
发送整个路由表

2.3路由环路

在路由运行中不可能有同时开启的情况,而基本都是每隔30S更新一次,这里如果R3在更新CD中先发生状态变化,比如毒化了,那么Hop变化成16,此时正好R2更新周期到了,向R3发送本身的路由表,就把原先40的发送了过去,直接把出问题的40网段给覆盖了,并且把下一跳地址变为30.0.0.1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如果有个数据包是发向40网段的,经过R2,查看路由表,找到下一跳30.0.0.2发向R3,R3得到后查看路由表得到,40网段的下一跳往30.0.0.1发,即形成路由环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水平分割

可以阻止路由环路的发生
作用:
1.从一个接口学习到的路由信息,这部分不再从这个接口发出去了
2.同时也能减少路由更新信息,占用的链路带宽资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中R1从20.0.0.1接口处学到R2表中30和40网段后,R1再往R2发送路由表时,不会再发送30和40 的路由信息了。从而避免R2地址更新后,R1再把R2之前没更新的地址再发到R2上覆盖此刻真实的地址信息。也能够减少发送的信息量,从而减少占用资源。

2.4 RIP v1和RIP v2的区别

区别 RIP v1 RIP v2
1 有类路由协议 无类路由协议
2 广播更新(255.255.255.0) 组播更新(244.0.0.9)
3 不支持VLSM(子网划分) 支持VLSM
4 自动路由汇总,不可关闭 自动汇总可关闭,可手动汇总
5 不支持不连续子网 支持不连续子网

我们对于一个完成配置的RIP路由网络中,通过抓包软件抓包可以看到在V2 版本中使用的确实是组播更新(224.0.0.9)。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RIP v2模拟实验

用RIP v2 协议来达成PC1 和PC2的网络互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首先,先进入各个路由,配置各个端口的网关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进入每个路由器设置RIP相关设置。
这里宣告相邻的网络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当所有路由器都配置完RIP 之后,再在每台PC上配好各自的IP地址,进行PING指令。
刚刚配完,直接PING发现timeout ,说明正在学习。我们用tracert 跟踪发现实际已经联通了。再PING一次即可以PING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