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设计的"贫血模型"与"充血模型"

    之前就听别人说过这俩种模型。它们描述的对象是面向对象设计中的实体,构建领域模型(Domain model)时,贫血模型与充血模型给出了俩种不一样的方案:html

贫血模型:是指领域对象里只有get和set方法,或者包含少许的其它方法,与之有关的业务逻辑都不放在该类中,而是放在其它地方,好比Business logic层。web

充血模型:充血模型与之不一样,不只有get/set方法,还有业务逻辑也在领域模型(Domain model)里面,Business Logic只是简单封装部分业务逻辑以及控制流程。设计

贫血模型的好处:htm

    每一个贫血对象职责单一(体如今哪:每一个对象几乎只有属性,get/set方法,无业务逻辑),这样模块间、对象间解耦程度很高。对象

贫血模型的坏处:blog

    对象状态和行为分离(贫血模型中,对象只有属性,get/set方法,业务逻辑在不在对象类内部),因此一个完整的业务逻辑描述不能在一个类中完成,而是一组相互协做的类共同完成的。可复用的颗粒度比较小,代码量膨胀很厉害,很重要的一点是业务逻辑的描述能力较差,一个稍微复杂的业务逻辑,就须要太多类和太多代码去表达。因为我公司项目里使用的就是这种模型,因此对此颇有感触。ip

    该模型的缺点是不够面向对象,领域对象只是保存转态或者传递状态使用(想象一下项目里面从web层传到service层,再传到dao层),只有数据没有行为的对象不是真正的对象。get

充血模型的好处:model

    对象自治度很高,表达能力强,适合于复杂的企业业务逻辑实现,可复用程度高。service

充血模型的坏处:

    对象自治度高的结果就是不利于大规模团队分工协做。    

    

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longshiyVip/p/5205451.html

盒马资深技术专家辉子:领域驱动设计、实践经验:https://www.jianshu.com/p/981cd8b5e3b1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