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社区研究材料

邢明:总结天涯17年,我得出的5个反思

https://t.qianzhan.com/daka/detail/170511-2db0dff3.htmlhtml

 

天涯十六年成长史:社区创始人邢明反思 这些不成功的开悟和致命存在

http://lusongsong.com/info/post/6915.html网络

微博和社区,是否是能够结合,是否是能够把一个IP或者说一个流量进行多样化的屡次变现。工具

从我离开天涯后的创业项目和其余伙伴所投资的项目来看,是确定的。可是怎么去作,须要根据不一样项目具体分析。微博是媒体传播平台,是以人为核心的圈子;社区是媒体内容平台,是之内容为核心的圈子。post

他们的共性是一块儿解决问题,区别是解决的方法htm

一、负面的宣泄——微博:不开心,发出来让你们和我一块儿不开心/社区:不开心,发出来让你们帮我看看怎么能开心。对象

有一段时间,你们都在抱怨微博上负能量太多,正能量稀缺。确实,在朋友圈里面,成为愤怒反应对象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厌恶、高兴和低落这三种,在社交网络上,负面情绪老是更容易被创造和传递出去。而因为微博的属性,负能量在没有沉淀的状况下不断发酵影响周围的人。而在社区,因为没有字数限制,没有普遍无限制的传播,反而能让关注相似内容的其余人来为你平复这种负面情绪。排序

二、信息的甄别与筛选——咱们面临的问题不是信息太少,而是过多的无用信息占用时间。get

微博推出“智能排序”的功能后,遭到许多用户吐槽,那是由于传播媒体的属性,他们要为厂商服务。在信息的筛选上,用户很是不信任机器所作的工做,因此微博与社区内容的区别就是利益方向的内容推送和用户兴趣方向的内容推送。这时候,兴趣购买方向的垂直品类电商就有机会了。同步

做为第二条的延伸,咱们曾经作过一个项目分析。在将来会有一个真正的大型社区是之前在国内没有出现过的,那就是电商的评论,以真实用户的内容为基础的社区。会有效提升ROI和复购率。产品

三、偷窥的乐趣——我想看别人又不想被人看

我只是想看有哪些人最近看了我,但同时我看别人时又能够不让对方发现。这是不少人的需求,天涯,是匿名能够访问绝大部分信息的。

四、围观的快感——猎奇与围观就是个人网络生活

围观改变中国,天涯观光团这句口号被沿用至今。微博和网络社区均可以提供很好的围观体验,区别在于,微博上很难看到能够长期围观的内容。

五、虚荣——寻求认同与知足

其实咱们在寻求认同与知足的时候,更多的快感来自于陌生人而不是身边人。那么这时以人为圈子的微博和之内容+人为圈子的社区,哪个更能知足你们,也就一目了然了。

六、广告洁癖——不要让那些广告骚扰我

从这点来讲,天涯从出生之日起的洁癖和用户是同步的。在这一点上,天涯水至清则无收入,微博利益心过重遭吐槽。把电商或者广告内容作成互动的,学学朋友圈,才是方向。

七、受限制的视野——我关注的就是全世界

网络是现实生活的延伸,现实世界中的人也会去加入小团体,关注本身关心的话题和新闻,在网络上这一特性更获得了强化。内容圈子+人的圈子,可让用户更容易找到好内容,好朋友和仇人……

若是将来的天涯,可以作到以上6点,也许还能重生,不然,就真的变为桥头堡,为XXX(请原谅我在这里隐藏掉若干政府部门的名字)服务一万年了。

 

对于互联网这个工具来讲,没有一成不变的形式,工具性产品我也不看好。将来的社交型产品仍然要遵循一个规律,那就是要作广场型产品,而不是要作过街通道型产品可以沉淀流量,才可以作更多。

就像我不知道怎么开始同样,我也不知道怎么去结束。一聊到天涯的事情,就会思绪乱飞,而后就没了条理。就看成是个人絮语,你们和邻居聊了会儿家常吧。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