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这两个的区别,首先须要理解线程安全的两个方面:执行控制和内存可见。缓存
执行控制的目的是控制代码执行(顺序)及是否能够并发执行。安全
内存可见控制的是线程执行结果在内存中对其它线程的可见性。根据Java内存模型的实现,线程在具体执行时,会先拷贝主存数据到线程本地(CPU缓存),操做完成后再把结果从线程本地刷到主存。并发
synchronized关键字解决的是执行控制的问题,它会阻止其它线程获取当前对象的监控锁,这样就使得当前对象中被synchronized
关键字保护的代码块没法被其它线程访问,也就没法并发执行。更重要的是,synchronized
还会建立一个内存屏障,内存屏障指令保证了全部CPU操做结果都会直接刷到主存中,从而保证了操做的内存可见性,同时也使得先得到这个锁的线程的全部操做,都happens-before于随后得到这个锁的线程的操做。app
volatile关键字解决的是内存可见性的问题,会使得全部对volatile
变量的读写都会直接刷到主存,即保证了变量的可见性。这样就能知足一些对变量可见性有要求而对读取顺序没有要求的需求。高并发
使用volatile
关键字仅能实现对原始变量(如boolen、 short 、int 、long等)操做的原子性,但须要特别注意, volatile
不能保证复合操做的原子性,即便只是i++
,实际上也是由多个原子操做组成:read i; inc; write i
,假如多个线程同时执行i++
,volatile
只能保证他们操做的i
是同一块内存,但依然可能出现写入脏数据的状况。性能
由于它其实是三个操做组成的一个复合操做。线程
一个简单的例子:code
若是两个线程在volatile读阶段都拿到的是a=1,那么后续在线程对应的CPU核心上进行自增固然都获得的是a=2,最后两个写操做无论怎么保证原子性,结果最终都是a=2。每一个操做自己都没啥问题,可是合在一块儿,从总体上看就是一个线程不安全的操做:发生了两次自增操做,然而最终结果却不是3。对象
在第一步操做的指令后,会增长两个内存屏障:排序
所以第一个指令和它后续的普通读写操做会被保证没有重排序来捣乱。一般是去内存中去读。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何一般去内存中读?
其实这个问题要说细的话能够很细,大概就两个关键点吧:
具体看下面第三步的分析。
这个步骤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在CPU自身的高速缓存(寄存器,L1-L3 Cache)中完成。不涉及到缓存和内存的交互。
volatile写算是一个重点。
根据JMM对于volatile变量类型的语义规范:volatile在编译以后,会在变量写操做时添加LOCK前缀指令。这个LOCK前缀指令在多核处理器的环境中,有这样的做用:
另外,内存屏障在volatile的写操做中起到了很大的做用,来保证上面两点可以实现:
那么为了解决volatile++这类复合操做的原子性,有什么方案呢?其实方案也比较多的,这里提供两种典型的:
synchronized是比较原始的同步手段。它本质上是一个独占的,可重入的锁。当一个线程尝试获取它的时候,可能会被阻塞住,因此高并发的场景下性能存在一些问题。
在某些场景下,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和volatile是等价的:
加锁能够同时保证可见性和原子性,而volatile只保证变量值的可见性。
使用上的区别
volatile只能修饰变量,synchronized只能修饰方法和语句块;
对原子性的保证
synchronized能够保证原子性,volatile不能保证原子性;
对可见性的保证
均可以保证可见性,但实现原理不一样,volatile对变量加了lock,synchronized使用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
对有序性的保证
均可以保证有序性,可是synchronized并发退化到串行;
其余 synchronized引发阻塞;volatile不会引发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