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 console 吗

对于前端开发者来讲,在开发过程当中须要监控某些表达式或变量的值的时候,用 debugger 会显得过于笨重,取而代之则是会将值输出到控制台上方便调试。最经常使用的语句就是console.log(expression)了。javascript

然而对于做为一个全局对象的console对象来讲,大多数人了解得还并不全面,固然我也是,通过个人一番学习,如今对于这个能玩转控制台的 JS 对象有了必定的认识,想与你们分享一下。html

console 对象除了console.log()这一最常被开发者使用的方法以外,还有不少其余的方法。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能够给开发过程增添许多便利。前端

console 的方法

console.assert(expression, object[, object...])java

接收至少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的值或返回值为false的时候,将会在控制台上输出后续参数的值。例如:express

console.assert(1 == 1, object); // 无输出,返回 undefined
console.assert(1 == 2, object); // 输出 object

console.count([label])segmentfault

输出执行到该行的次数,可选参数 label 能够输出在次数以前,例如:数组

(function() {
  for (var i = 0; i < 5; i++) {
    console.count('count');
  }
})();
// count: 1
// count: 2
// count: 3
// count: 4
// count: 5

console.dir(object)浏览器

将传入对象的属性,包括子对象的属性以列表形式输出,例如:性能优化

var obj = {
  name: 'classicemi',
  college: 'HUST',
  major: 'ei'
};
console.dir(obj);

输出:
框架

console.error(object[, object...])

用于输出错误信息,用法和常见的console.log同样,不一样点在于输出内容会标记为错误的样式,便于分辨。输出结果:

console.group

这是个有趣的方法,它可以让控制台输出的语句产生不一样的层级嵌套关系,每个console.group()会增长一层嵌套,相反要减小一层嵌套可使用console.groupEnd()方法。语言表述比较无力,看代码:

console.log('这是第一层');
console.group();
console.log('这是第二层');
console.log('依然第二层');
console.group();
console.log('第三层了');
console.groupEnd();
console.log('回到第二层');
console.groupEnd();
console.log('回到第一层');

输出结果:

console.group()类似的方法是console.groupCollapsed()做用相同,不一样点是嵌套的输出内容是折叠状态,在有大段内容输出的时候使用这个方法可使输出版面不至于太长。。。吧

console.info(object[, object...])

此方法与以前说到的console.error同样,用于输出信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console.info('info'); // 输出 info

console.table()

可将传入的对象,或数组以表格形式输出,相比传统树形输出,这种输出方案更适合内部元素排列整齐的对象或数组,否则可能会出现不少的 undefined。

var obj = {
  foo: {
    name: 'foo',
    age: '33'
  },
  bar: {
    name: 'bar',
    age: '45'
  }
};

var arr = [
  ['foo', '33'],
  ['bar', '45']
];

console.table(obj);
console.table(arr);

也能够

console.log(object[, object...])

这个不用多说,这个应该是开发者最经常使用的吧,也不知道是谁规定的。。。

console.log('log'); // 输出 log

console.profile([profileLabel])

这是个挺高大上的东西,可用于性能分析。在 JS 开发中,咱们经常要评估段代码或是某个函数的性能。在函数中手动打印时间当然能够,但显得不够灵活并且有偏差。借助控制台以及console.profile()方法咱们能够很方便地监控运行性能。

例以下面这段代码:

function parent() {
  for (var i = 0; i < 10000; i++) {
    childA()
  }
}

function childA(j) {
  for (var i = 0; i < j; i++) {}
}

console.profile('性能分析');
parent();
console.profileEnd();

而后咱们能够在 Profiles 面板下看到上述代码运行过程当中的消耗时间。

页面加载过程的性能优化是前端开发的一个重要部分,使用控制台的 profiles 面板能够监控全部 JS 的运行状况使用方法就像录像机同样,控制台会把运行过程录制下来。如图,工具栏上有录制和中止按钮。

录制结果:

console.time(name)
计时器,能够将成对的console.time()console.timeEnd()之间代码的运行时间输出到控制台上,name参数可做为标签名。

console.time('计时器');
for (var i = 0; i < 1000; i++) {
  for (var j = 0; j < 1000; j++) {}
}
console.timeEnd('计时器');

(刚才实际多写了一层循环,结果电脑风扇呜呜转啊,浏览器直接无响应了。。。)

console.trace()

console.trace()用来追踪函数的调用过程。在大型项目尤为是框架开发中,函数的调用轨迹能够十分复杂,console.trace()方法能够将函数的被调用过程清楚地输出到控制台上。

function tracer(a) {
  console.trace();
  return a;
}

function foo(a) {
  return bar(a);
}

function bar(a) {
  return tracer(a);
}

var a = foo('tracer');

输出:

console.warn(object[, object...])

输出参数的内容,做为警告提示。

console.warn('warn'); // 输出 warn

占位符

console对象上的五个直接输出方法,console.log(),console.warn(),console.error(),console.exception()(等同于console.error())和console.info(),均可以使用占位符。支持的占位符有四种,分别是字符(%s)、整数(%d%i)、浮点数(%f)和对象(%o)。

console.log('%s是%d年%d月%d日', '今天', 2014, 4, 15);
console.log('圆周率是%f', 3.14159);

var obj = {
  name: 'classicemi'
}
console.log('%o', obj);

还有一种特殊的标示符%c,对输出的文字能够附加特殊的样式,当进行大型项目开发的时候,代码中可能有不少其余开发者添加的控制台语句。开发者对本身的输出定制特别的样式就能够方便本身在眼花缭乱的输出结果中一眼看到本身须要的内容。想象力丰富的童鞋也能够作出有创意的输出信息,好比常见的招聘信息和我的介绍啥的。

输出结果:

console.log('%cMy name is classicemi.', 'color: #fff; background: #f40; font-size: 24px;');

%c标示符能够用各类 CSS 语句来为输出添加样式,再随便举个栗子,background属性的url()中添加图片路径就能够实现图片的输出了,各位前端童鞋快施展大家的 CSS 神技来把控制台玩坏吧~~

参考文献

  1.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en-US/docs/Web/API/console
  2.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03/firebug_console_tutorial.html
  3. http://blog.segmentfault.com/civerzhu/1190000000425386
  4. http://blog.mariusschulz.com/2013/11/13/advanced-javascript-debugging-with-consoletable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