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种设计模式(3):抽象工厂模式

定义: 为建立一组相关或相互依赖的对象提供一个接口,并且无需指定他们的具体类。

类型:建立类模式 java

类图: 编程

抽象工厂模式与工厂方法模式的区别 spa

        抽象工厂模式是工厂方法模式的升级版本,他用来建立一组相关或者相互依赖的对象。他与工厂方法模式的区别就在于,工厂方法模式针对的是一个产品等级结构;而抽象工厂模式则是针对的多个产品等级结构。在编程中,一般一个产品结构,表现为一个接口或者抽象类,也就是说,工厂方法模式提供的全部产品都是衍生自同一个接口或抽象类,而抽象工厂模式所提供的产品则是衍生自不一样的接口或抽象类。 .net

        在抽象工厂模式中,有一个产品族的概念:所谓的产品族,是指位于不一样产品等级结构中功能相关联的产品组成的家族。抽象工厂模式所提供的一系列产品就组成一个产品族;而工厂方法提供的一系列产品称为一个等级结构。咱们依然拿生产汽车的例子来讲明他们之间的区别。 对象

        在上面的类图中,两厢车和三厢车称为两个不一样的等级结构;而2.0排量车和2.4排量车则称为两个不一样的产品族。再具体一点,2.0排量两厢车和2.4排量两厢车属于同一个等级结构,2.0排量三厢车和2.4排量三厢车属于另外一个等级结构;而2.0排量两厢车和2.0排量三厢车属于同一个产品族,2.4排量两厢车和2.4排量三厢车属于另外一个产品族。 blog

        明白了等级结构和产品族的概念,就理解工厂方法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的区别了,若是工厂的产品所有属于同一个等级结构,则属于工厂方法模式;若是工厂的产品来自多个等级结构,则属于抽象工厂模式。在本例中,若是一个工厂模式提供2.0排量两厢车和2.4排量两厢车,那么他属于工厂方法模式;若是一个工厂模式是提供2.4排量两厢车和2.4排量三厢车两个产品,那么这个工厂模式就是抽象工厂模式,由于他提供的产品是分属两个不一样的等级结构。固然,若是一个工厂提供所有四种车型的产品,由于产品分属两个等级结构,他固然也属于抽象工厂模式了。 继承

抽象工厂模式代码 接口

[java]  view plain copy
  1. interface IProduct1 {  
  2.     public void show();  
  3. }  
  4. interface IProduct2 {  
  5.     public void show();  
  6. }  
  7.   
  8. class Product1 implements IProduct1 {  
  9.     public void show() {  
  10.         System.out.println("这是1型产品");  
  11.     }  
  12. }  
  13. class Product2 implements IProduct2 {  
  14.     public void show() {  
  15.         System.out.println("这是2型产品");  
  16.     }  
  17. }  
  18.   
  19. interface IFactory {  
  20.     public IProduct1 createProduct1();  
  21.     public IProduct2 createProduct2();  
  22. }  
  23. class Factory implements IFactory{  
  24.     public IProduct1 createProduct1() {  
  25.         return new Product1();  
  26.     }  
  27.     public IProduct2 createProduct2() {  
  28.         return new Product2();  
  29.     }  
  30. }  
  31.   
  32. public class Client {  
  3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34.         IFactory factory = new Factory();  
  35.         factory.createProduct1().show();  
  36.         factory.createProduct2().show();  
  37.     }  
  38. }  

抽象工厂模式的优势 get

        抽象工厂模式除了具备工厂方法模式的优势外,最主要的优势就是能够在类的内部对产品族进行约束。所谓的产品族,通常或多或少的都存在必定的关联,抽象工厂模式就能够在类内部对产品族的关联关系进行定义和描述,而没必要专门引入一个新的类来进行管理。 产品

 

抽象工厂模式的缺点

       产品族的扩展将是一件十分费力的事情,假如产品族中须要增长一个新的产品,则几乎全部的工厂类都须要进行修改。因此使用抽象工厂模式时,对产品等级结构的划分是很是重要的。

 

适用场景

       当须要建立的对象是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依赖的产品族时,即可以使用抽象工厂模式。说的更明白一点,就是一个继承体系中,若是存在着多个等级结构(即存在着多个抽象类),而且分属各个等级结构中的实现类之间存在着必定的关联或者约束,就可使用抽象工厂模式。假如各个等级结构中的实现类之间不存在关联或约束,则使用多个独立的工厂来对产品进行建立,则更合适一点。

 

总结

       不管是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仍是抽象工厂模式,他们都属于工厂模式,在形式和特色上也是极为类似的,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耦。在使用时,咱们没必要去在乎这个模式到底工厂方法模式仍是抽象工厂模式,由于他们之间的演变经常是使人琢磨不透的。常常你会发现,明明使用的工厂方法模式,当新需求来临,稍加修改,加入了一个新方法后,因为类中的产品构成了不一样等级结构中的产品族,它就变成抽象工厂模式了;而对于抽象工厂模式,当减小一个方法使的提供的产品再也不构成产品族以后,它就演变成了工厂方法模式。

       因此,在使用工厂模式时,只须要关心下降耦合度的目的是否达到了。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