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安装Cygwin | ||||
咱们能够到Cygwin的官方网站下载Cygwin的安装程序,地址是: 或者直接使用下载链接来下载安装程序,下载链接是:linux http://www.cygwin.com/setup.exe编程 下载完成后,运行setup.exe程序,出现安装画面。直接点“下一步”,出现安装模式的对话框,以下图所示:ubuntu 咱们看到有三种安装模式:小程序
从上述三种模式中选择适合你的安装模式,这里咱们选择第一种安装模式,直接从网上安装,固然在下载的同时,Cygwin组件也保存到了本地,以便之后可以再次安装。选中后,点击“下一步”,windows 这一步选择Cygwin的安装目录,以及一些参数的设置。默认的安装位置是C:\cygwin\,你也能够选择本身的安装目录,而后选择“下一步”,网络 这一步咱们能够选择安装过程当中从网上下载的Cygwin组件包的保存位置,选择完之后,点击“下一步”,eclipse 这一步选择链接的方式,选择你的链接方式,而后点击下一步,会出现选择下载站点的对话框,以下图所示,工具 在这一步,须要注意,为了得到最快的下载速度,咱们首先在列表中寻找Cygwin中国镜像的地址:http://www.cygwin.cn,若是找到就选中这个地址;若是找不到这个地址,就在下面手动输入中国镜像的地址:http://www.cygwin.cn/pub/,再点击“Add”,而后再在列表中选中。选择完成后,点击“下一步”,学习 这一步,咱们选择须要下载安装的组件包,为了使咱们安装的Cygwin可以编译程序,咱们须要安装gcc编译器,默认状况下,gcc并不会被安装,咱们须要选中它来安装。为了安装gcc,咱们用鼠标点开组件列表中的“Devel”分支,在该分支下,有不少组件,咱们必须的是: binutils 鼠标点击组件前面的循环按钮,会出现组建的版本日期,咱们选择最新的版本安装,下图是选中后的四类组件的截图:
选完之后,咱们选择下一步,进入安装过程,以下图所示, 安装的时间依据你选择的组件以及网络状况而定。安装完成后,安装程序会提示是否在桌面上建立Cygwin图标等,点击完成退出安装程序。 |
转载2:http://bbs.ednchina.com/BLOG_ARTICLE_318624.HT
之前一直都是安装的双系统来运行windows和linux,当想学习一下
linux编程的时候就跑到linux下面去,作其余事情的时候就转到windows下面来。虽然在linux下也学会了使用wine,也可以运行
source
insight看看程序,或者打开winamp听听歌,不过毕竟不是windows环境,仍是有不少不方便的地方,winamp最小化了竟然还原的时候桌
面上没有图标;采用source
insight打开linux源码,中文注释却全是乱码,好不容易转好了字体,打开来,字体大小不一,根本没法查看,最后只好放弃。
无心间,用vmware安装好了ubuntu的图形化界面,才发现一切原来如此简
单。之前虽然也用过vmware,不过之前电脑配置实在是太差,在vmware下面安装linux的图形化界面能安装成功,却没法使用,只好望洋兴叹。这
次终于应用vmware把全部东西都搞定了,可让我远离双系统了,也节省下了40G的硬盘空间。
1)vmware安装Ubuntu
很简单,感受都没什么好说的,先安装vmware,windows安装程序,傻瓜
式的安装,easy。而后到ubuntu网站去下载live cd或者dvd版本都行,我的建议下载live
cd就能够了,安装之后基本的系统环境和经常使用软件都有了,固然IDE环境是没有的;不过我下载的dvd版本好像安装的时候也没有把IDE环境安装上去,还
是我本身后来安装的,所以live cd和dvd在初始安装时,差异不大。
2)设置ubuntu环境
在vmware下面安装过的ubuntu图形界面,分辨率好像是800*600
的,即便是全屏,也只能占这么大的屏幕,不是通常的郁闷;就像你面前有一顿美食,恰恰是锁在一个大铁笼子里的,而你的手可以到的却只有一两个菜,那个郁闷
劲,确实让人难受。不过也没有关系,由于你没有安装vmware tools,因此你没法享受全屏带来的好处。安装过vmware
tools之后,你就发现屏幕能根据具体大小进行自动调整了。不过我在安装vmware
tools时,是出错了的,有一步编译出错了,不过最后仍是安装成功了,只是在windows和linux之间共享的文件不能相互访问。不过,平时访问文
件比较少,并且Ctrl+C/Ctrl+V,已经文件的复制、粘贴都能正常使用,所以对于我来讲,这点缺憾我能接受,
因为安装的ubuntu环境只是简单的办公环境,都是一些基本软件,唯一能派上用
场的可能就是open
office,而开发环境方面,只有最基本的一些软件。我的比较习惯于用IDE来开发程序,由于能够省去不少其余的麻烦,好比手动编写makefile文
件,运行cvs命令进行cvs操做,或者是采用gdb命令进行调试,这样能够更专一于程序编写。关于IDE开发仍是采用最简单的vi开发,gcc编
译,gdb调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好坏,关键看我的喜爱。与我而言,我安装好ubuntu之后,须要安装一个最适合的IDE环境,以便于开发;在
ubuntu下面安装软件,如今也是愈来愈方便了,有图形化的添加/删除界面,非常方便,唯一须要说明的是找一个合适的软件源,不然你会发现安装软件真是
一件郁闷的事情,看着你的电脑以400Bps的速度从网络上面下载软件包时,估计你巴不得把网络给拆了,顺便把你的网络运营商给臭骂一通,其实这一切的根
源在于你没有找到合适的软件源,我采用的是电信的ADSL线路,找的是lupa网络的源,也是电信的线路,速度不是通常的快,真的是很幸福,源地址
为:deb http://mirror.lupaworld.com/ubuntu intrepid main universe;若是你是教育网的网络或者用的是联通、有线通的网络,你可能须要另外找一个合适的源,ubuntu的源能够经过网址:https://wiki.ubuntu.com/Mirrors查询,必定能够找到适合你的源。
3)搭建IDE环境
原本之前都是用eclipse环境进行开发的,可是在ubuntu下运行
eclipse实在是太慢了,并且我也不须要用到java的编译环境,只须要用到C编译环境就能够了,因此安装好eclipse之后试用一次之后就放弃
了。在linux下常见的IDE其实也很多:anjuta、code::blocks、eclipse、netbeans、kdeveloper、
slickedit;slickedit只有商业版,就不考虑了;kdeveloper太复杂,更适合于GUI程序开发,也不考虑。anjuta实际上是不
错的,编写小程序很方便,也能使用cvs,不过anjuta的工程用着不是太舒服,因此用了一次之后也放弃了;code::blocks是上学的时候就使
用过的,更方面都挺让我满意的,然而唯一的一个缺点也是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我没有找到cvs功能,因为我在vmware下面开发的程序须要在保存到一个
固定的盘上面,而linux和windows文件共享功能没有实现,经过cvs是一个十分方便的办法。最后,只好决定采用netbeans,应该说
netbeans是一个十分不错的工具,功能愈来愈好,之前被你们诟病的界面如今也愈来愈美观了。
最初是经过ubuntu系统的添加/删除软件功能添加的netbeans,版本是
6.1的,用起来也是很方便,可是让人以为不舒服的是,netbeans主要仍是用于java开发的,里面有太多java的残留痕迹,并且安装了太多的插
件,天然程序运行起来也会慢一些,因此只好找更好的办法,因而跑到netbeans主页上面找了一通,找到6.5的安装文件下来,是sh格式的,惋惜刚开
始安装时安装失败,说是没法运行sh文件,后来才发现ubuntu下面sh文件的运行和linux下有区别,须要运行sudo sh
*.sh进行安装。安装好之后,打开程序,导入之前6.1版本的文件,纯中文界面,比之前的中英结合的6.1版本好看多了。
4)构建CVS环境
CVS的环境构建很简单,之前在学校时就搭过实验室的CVS环境,所以此次也是轻车熟路,安装cvsnt,构建仓库,配置用户权限,OK,全搞定;再切换到linux下,配置CVSROOT环境变量,而后在netbeans下面进行导入、导出、更新、提交,一切正常。
因为netbeans既适用于windows平台,也能用于linux平台,因此心血来潮,又跑到windows下安装了netbeans,而且从cvs上把整个项目都下载了下来,查看、修改、提交,一切正常。
至此,基本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