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程序调试–LogCat android
不管什么样的程序开发过程当中,出现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通常状况下,语法错误会被开发环境检测到,并能及时的提示咱们错误的位置以及修改的方法,可是逻辑错误就不是那么容易被发现了,一般逻辑错误的定位和分析是一件很是困难的事情。 app
因此在学习Android过程当中,继学习它的程序结构,写了HelloWorld和一些简单的界面布局程序以后,我选择研究一下它的调试工具。LogCat就是其中一个。LogCat是用来获取系统日志信息的工具,它能够捕获的信息包括Dalvik虚拟机产生的信息,进程信息,ActivityManager信息,PackagerManager信息,Android运行时信息和应用程序信息等等。 ide
咱们能够在打开Eclipse以后,选择Window –> Show View ->Other菜单,而后在Android->LogCat中选择LogCat,这样LogCat便会在Eclipse的下方区域出现了。
其中,在LogCat的右上方的5个字母分别表示了5种不一样类型的日志信息(并以不一样颜色加以区分,级别越高,颜色越突出): 函数
1. [V]:详细(Verbose)信息,输出颜色为黑色 工具
2. [D]:调试(Debug)信息,输出颜色是蓝色 布局
3. [I]:通告(Info)信息,输出颜色为绿色 学习
4. [W]:警告(Warn)信息,输出颜色为橙色 测试
5. [E]:错误(Error)信息,输出颜色为红色,这里错误信息的级别最高,其次是警告信息,而后是通知信息和调试信息,级别最低的是详细信息。 spa
6.[assert],新版本加入的。 调试
在LogCat中,咱们能够通告这5个字母图标选择要显示的信息类型,级别高于所选类型的信息也会在LogCat中显示,但级别低于所选类型的信息则不会被显示。
在Android程序调试过程当中,首先要引入android.util.Log包,而后使用用来记录详细信息的Log.v()、用来记录调试信息的Log.d()、用来记录通告信息的Log.i()、用来记录警告信息的Log.w()、用来记录错误信息的Log.e()这样五个函数在程序中设置“日志点”。这些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日志标签TAG(就是在你要测试的位置须要一个常量用来标记,标记的名字就是所谓的日志标签),第二个参数是实际的信息内容。每当程序运行到咱们设置的“日志点”时,应用程序的日志信息便被发送到LogCat中,咱们就能够根据“日志点”显示的信息与预期咱们在函数中设置的信息内容是否一致来判断程序是否存在错误,这样就能根据“日志点”来迅速找到错误的“出事地点”了。
在下面的程序中,演示了Log类的具体使用方法:
package wt.relativeLayout;
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util.Log;
import android.widget.Button;
import android.widget.EditText;
import android.widget.TextView;
import android.util.Log;
public class RelativeLayout extends Activity {
final static String TAG = "LOGCAT";
private TextView tv = null;
private EditText et = null;
private Button btn1 = null;
private Button btn2 = null;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main);
tv = (TextView)findViewById(R.id.label);
et = (EditText)findViewById(R.id.entry);
btn1 = (Button)findViewById(R.id.cancel);
btn2 = (Button)findViewById(R.id.ok);
tv.setText(R.string.name);
btn1.setText(R.string.button1);
btn2.setText(R.string.button2);
Log.v(TAG, "This is Verbose");
Log.d(TAG, "This is Debug");
Log.i(TAG, "This is Info");
Log.w(TAG, "This is Warn");
Log.e(TAG, "This is Error");
}
}
程序运行后,LogCat捕得到到应用程序发送的日志信息,显示结果以下图:
经过结果咱们发现,即便咱们事先选择了某个特定的日志信息的级别,产生的日志信息仍是有不少,须要咱们逐条去阅读,给咱们带来很大的麻烦。这时咱们就要用到一个LogCat提供的“过滤”功能了,在右上角的“+”号和“-”号,分别是添加和删除过滤器。咱们能够根据日志信息的标签(Tag)、产生日志的进程编号(Pid)或者信息等级(Level),对显示的日志内容进行过滤。在实际使用中,咱们最好为每个类声明一个字符串常量TAG,这样在Logcat中咱们能够容易区分不一样的类的日志了。
下面使用在LogCat右上角的“+”号,添加一个名为LogcatFilter的过滤器,并设置过滤条件为“标签=LOGCAT”,下图为过滤器的具体设置方法:
过滤器设置好后,LogcatFilter过滤后的日志信息以下图,这样,不管什么类型的日志信息,属于哪一个进程,只要标签为LOGCAT,都将显示在LogcatFilter内。
运行测试后,对logCat中的log经过配置l过滤器进行过滤
这样,调试工做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