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k框架从入门到精通之异常处理(十)

知识点: 一、abort()函数 二、自定义状态码前端

1、概况

咱们在写视图函数时,会对前端传递过来的参数进行校验,若是校验不过,会给前端返回一些特定的异常信息。在Flask中,abort() 函数能够当即终止视图函数的执行,而且把相对应的错误信息返回给前端。python

2、使用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abort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login/<phone>')
def index(phone):
    if phone != '123456':
        abort(502)  # 当即中止视图函数执行,并把异常返回
    return phone


if __name__ == '__main__':
    # 0.0.0.0表明任何能表明这台机器的地址均可以访问
    app.run(host='0.0.0.0', port=5000, debug=True)  # 运行程序

复制代码

咱们浏览器调试一下: flas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abort里面的状态码必须就是HTTP状态码,不能本身随便写。常见状态码以下:

状态代码有三位数字组成,第一个数字定义了响应的类别,共分五种类别:浏览器

  • 1xx:指示信息--表示请求已接收,继续处理
  • 2xx:成功--表示请求已被成功接收、理解、接受
  • 3xx:重定向--要完成请求必须进行更进一步的操做
  • 4xx:客户端错误--请求有语法错误或请求没法实现
  • 5xx:服务器端错误--服务器未能实现合法的请求 常见状态码:
200 OK                        //客户端请求成功
400 Bad Request               //客户端请求有语法错误,不能被服务器所理解
401 Unauthorized              //请求未经受权,这个状态代码必须和WWW-Authenticate报头域一块儿使用 
403 Forbidden                 //服务器收到请求,可是拒绝提供服务
404 Not Found                 //请求资源不存在,eg:输入了错误的URL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服务器发生不可预期的错误
503 Server Unavailable        //服务器当前不能处理客户端的请求,一段时间后可能恢复正常
复制代码

3、自定义状态码信息

有时候咱们感受默认的状态码信息对于用户提示不友好,咱们能够默认的状态码信息改为咱们本身想要的。咱们在项目中加上以下函数:bash

# 自定义502状态码信息
@app.errorhandler(502)
def handle_502_error(error):  # error:错误信息
    return "服务器泡妞去了"
复制代码

咱们浏览器调试一下: 服务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

image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