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N比赛总结

SDN比赛总结

训练的过程和总结

我的以为从大二暑假学NS3就开始了训练之路。从刚开始栋哥的每周一问,到后来一汇报,训练过程能够包含四个方面:SDN理论知识,SDN工具、论文阅读与写做、分享交流。算法

  • SDN理论知识

SDN理论知识包括了SDN架构及其中各方面技术,控制层、转发层、应用层、南向接口、北向接口、Hypervisor层、编排器、OpenStack,都有一些涉猎了解。网络

  • SDN工具
    - mininet
    - 控制器
    - OvS
    - P4
    - FPGA架构

  • 论文阅读与写做工具

(对于刚开始的我,这真的是比较痛苦的一件事,啊,什么鬼,英文论文一篇老长,10多页,当时确实想吐,两页看了一小时,如今看到一篇中文论文,个人内心真的高兴,不过也是由于此次训练,让我飘过了英语6级)计算机网络

这个方面仍是比较薄弱的环节,虽然已经取得了必定的进步,比方说中文文档的写做来讲,对比以前已经提升了一个档次,没有肆无忌惮的挥洒(乱写)了,但每次写仍是耗费至关长的一段时间;英文文档(没法直视,只能借助Google翻译)翻译

  • 分享交流

我以为这是一个很是好的点,你们互相交流,有时候你们每周只能见这一次面。同时由于分享交流锻炼了本身的口头表达,从刚开始上去讲巨紧张,到后来说就能够稍显放松(多是跟你们比较熟的缘由吧)。3d

还记得栋哥提的两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TCP/IP和SDN是不是并行关系?“,”如何把实验室改形成SDN?“。针对第一个问题,当时的知识面较窄,网上各类搜资料,搜不到最后微博私信了一下《深度解析SDN——利益、战略、技术、实践 》的做者——张卫峰老师,从中吸收了必定的经验,而后和翔志文讨论才有了答案。对于第二个问题,在网上搜索资料无果后,直接打了TP-LINK的客服电话,伪装要买机器,寻求他们是怎么解决的?惋惜他们是卖产品的,只管用无论原理也不是答案。最后一怒之下打了学校锐捷的电话,询问了他们相关校园网接入的方案,结果被认为有不正当想法被直接挂电话。直到今天这个答案已经有了必定结果,学长们经过OpenWRT把路由器刷成OpenFlow交换机,在经过控制器流表控制能够解决,也可利用锐捷借咱们的设备去实现,归纳起来仍是自身对SDN掌握的不够。blog

随着训练难度不断升级,从最初打赌能不能Ping通的欢乐,到了今天能不能“回家”的惊喜。回顾一年来,训练过程让我感到了进步感,这就是作下去的动力吧。接口

备战&赛前准备的过程和总结

  • 初赛

有了以前学长的经验,以及一段时间的训练准备,初赛题仍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主要仍是在比文档。初赛题的文档也渐渐造成了简单的套路(你们可查看百度云的初赛题文档):ip

一、写明开发环境及使用工具

二、解题思路

三、依据要求答题(可扩展)

  • 复赛

对于复赛而言,本身所作仍是比较少,配合翔完成了Ryu Web应用、文档工做、sdnlab平台搭建。

以为比较有借鉴意义的一点,感受仍是要在决赛15天前作好每一个子任务及子成果输出时间表和人员分工状况,确保参赛前把一些基本任务都要完成。其他都是遇到什么事,作什么事...

Tip:此次比赛的相关文件都已上传至百度云

笔试的准备和总结

对于这次笔试绝大部分仍是比较吃老本,临时突击的一些知识只考到了一点点。

本次笔试主要仍是围绕着三大主线:传统网络SDN理论知识图论

  • 传统网络

我的以为传统网络纯看《TCP/IP详解》是不够的,由于笔试有关传统网络部分考的都是选择题及填空题,不会出现协议的详细解析,相反出的会是一些比较基础的内容,我的以为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红皮书可能更应该是笔试的关注点。

  • SDN理论知识

图解OpenFlow》值得一看,因为明年比赛是在北邮,《学术中国•院士系列:软件定义网络核心原理与应用实践》这本书也要重点关注。

  • 图论

不只仅是dijkstra,不只仅是单变量的最短路径,笔试中还出现了多维度的最短路径。学网络应该好好学学图论啊,把基本的图论算法都过一遍。

答辩的过程和总结

答辩过程翔在畅畅和艺的配合下一路carry,场面效果很是不错。

对于本身,答辩过程能够说是没有参与,若是说给评审老师发报告算的话(捂脸,切记要报告正面对着老师,发以前先看好有几个老师,老师有时候会走出去,记得也要在他们桌子上放一本)。

答辩的环节,准备的问题被提问的比较少,绝大部分老师仍是比较关心于P4这件事情,较多地提问有关P4的问题,明年的关注点仍是P4这件事情上。答辩后发现,老师并无那么可怕(可能咱们遇到一些比较温柔的老师吧),还有就是明年要多准备几回模拟答辩

目前的进步和经验

有关于知识的进步积累,上述都已讲过,这就再也不赘述了。栋哥给了咱们不少与外界交流的机会,锐捷网络、培训、外出开会,让咱们走出去看见外面大世界,也所以有机会游历祖国的其余领地,拓宽了咱们的视野,锻炼了咱们与外界交流的能力。还有就是栋哥在武汉带我和畅畅去见的周筠老师,在吃完饭后回来的路上,栋哥向咱们介绍周老师的故事以及在畅畅推荐下逛了她的知乎回答,如今终于知道栋哥为什么奉之为指路明师了。自身能力、性格修行不够,从此定向周筠老师的热情、处事为人看齐。

对于明年建议和策略&下一步的计划和安排

毫无疑问,明年是要把P4烧到NetFPGA上去了,因此明年可能有两队NetFPGA,一队是基于NetFPGA的有状态转发交换机的实现,一队是以P4FPGA为基础P4应用。

因此明年的计划安排大致能够列为:

一、把有关NetFPGA的论文历览一遍

二、NetFPGA开发

唠唠话

本次比赛取得了二等奖,仍是对咱们的工做作了一个确定。答辩完后,评委的反应让我一度有过幻想。一年来,感谢栋哥的栽培,以及团队各位成员的共同进步。

  • 翔总:

和翔总一块儿进入实验室以来,你真的是一个很是努力、上进的人。我还记得第一次,在活动室讨论时,20+的笔记着实惊呆我;一次次的组织咱们开会,(每次开会都帮咱们买水,那时候真的有点很差意思),执行力、完成度都很nice(我大学第一次遇到执行力,自律这么强的人,看了不要觉得我在吹你,实在是真实感觉);团队的凝结力,没错做为大三大二大一的中间人,每次黄段子、趣闻,我都很喜欢,最后就是与外界的交流能力了。还有N多事,可能就无法展开了~

  • 志文:

在进入实验室以前,交流仅局限于见面打打招呼上。后来慢慢交流发现,你的交流实在利索,回复1这个妙招也是你发明的,其实你作的工做仍是蛮多的,就是没有展现给你们。说说我以为比较头疼的问题,即我的主义(纯粹我的意见,不要打我),这也是我和你交流比较难受的一点。

  • 艺:

和艺熟络起来,仍是在备战的时候。有不少ONOS部署、OpFlex部署都要向你请教,特别是OpFlex的安装(本身也在云平台尝试了一遍,哇,这么复杂你都装得起来,这小伙能力不错)。还有就是一块儿部署云平台,那段呕吐的岁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艺实在好相处。

  • 小强:

从小强就得从篮球提及,在小组里抓到了除阿贵之外的第二个JR,因而便有了不少篮球的话题能够聊(聊NBA真的能够聊一天...)。小强的方向尚不明确,个人经验也较浅,能够多和周围人聊聊,多给小强一些建议。

  • 畅畅:

畅畅是一个有想法且乐意与他人分享的人。比赛前虚静阁的那次吃饭,与我分享了本身的规划,确实亮了,打好地基再构造上层建筑,畅畅对整个计算机学科的理解确实能够,加油小伙子~

  • 自我反省:

拖延症、自制力、沟通能力方面实在太弱。例子就不展开了,捂脸,若是平日有问题的地方,你们务必指出~

也许多年之后翻开旧相册,还会是这样的照片:

答辩后合影.jpg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