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BUAA软工]第0次做业

第0次做业

Part 1:结缘计算机

1. 你为何选择计算机专业?你认为你的条件如何?和这些博主比呢?

  • 我跟这篇博客中的做者类似的地方在于,咱们都在一个比较早的阶段接触了计算机,我家乡的经济在全国来看并不发达,因此咱们小学时候并非全部人都能有台电脑的,比较幸运的是我有了这个机会,电脑在那个时候仍是比较新鲜的东西,因此个人兴趣很大,而且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一直保持着对计算机接触,也由于这样,我能了解到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变革,这些兴趣也许就是让我选择计算机专业的缘由。
  • 客观来讲,个人条件不怎么样。虽然说对计算机有着必定的了解,但大学的python课是我第一次编程的经历,我并不像不少同窗那样有参加竞赛的经历,专业课程中的大部份内容对我来讲都十分陌生,曾经有一段时间,这种境况让我很焦虑。
  • 这篇博客中的做者不只对技术有浓厚的兴趣,并且能把它们付诸于实践,他从初中开始就有了编程的经验,我想这些都是我不能比的。

Part 2:在计算机系里学习

这一部分我看过的博文有:M C Bhtml

1.你对你的大学生活有什么想要吐槽的地方吗?你理想的大学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跟学校给你的有什么区别?比较你在中国大学的经历,你的老师和学校能作到和国外那样吗?若是不能,请分析一下为何。

  • 没有,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最好的英雄主义就是在知道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生活会和理想脱节,生活也会告诉咱们独立在社会中生存的艰辛,让咱们看清现实。
  • 大学是不少人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道关卡,理想的大学教育须要的不只是教会学生广博的知识和健全的人格,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融入社会,大学培养出的学生不该该是待在象牙塔尖的人。
  • 在我看来学校给咱们的就是学校中全部能够利用的资源,以及这个学校的历史和传统。不管资源怎样丰富都不足以称之为理想,理想的实现更可能是依靠学生自身。做为学生来讲最能感受到的北航的缺陷多是基础设施吧?好比食堂的饭啊还有图书馆陈旧啊这些的。。
  • 是不行的,缘由在于两方面:学生自身和学校资源,前者是说学生自身的平均水平不足以承担过高水平的教育,后者是说学校的资源有时不足够,没法服务到每一个学生。

2.迄今为止,你写了多少代码,描述你作的最复杂的软件项目/做业。

  • 大一到如今,估计在3万行左右。最复杂的应该是计组的CPU,流水线+中断服务什么的,整个下来有个2000行。

4.速成的培训班和打基础的大学教育还有mooc之间有区别吗?

  • 培训班和大学教育区别比较明显就不说了。mooc的效果仍是要看课程总体的设置,包括做业、资料等,但最重要的是mooc的灵活性致使了学生会丧失动力,由于他们能够无限期把课程推后。大学教育倒没有这样的缺点,不过课下的要求太少,因此若是能和mooc结合效果会很好。

Part 3:将来规划

这部分读的博文:Kpython

1.对于你将来在IT行业的发展,你有什么样的梦想或者将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做?你准备怎样来规划你技术道路,职业道路和社会道路?

  • 想过有一天用技术改变世界,将来想专一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上。目前有一些相关的知识,将来想多作些相关的项目。
  • 技术和职业上想挑战一些难度更高的事情,不过不想被社会和传统束缚。

3.大家立刻就要面临实习了,你打算在企业内实习仍是在实验室实习?

  • 企业。就像博文K中说的,进入企业能够帮助咱们认识工做而且更好地融入社会。

4.实习经验究竟有多重要?是否须要立刻开始积累实习经验?

  • 我认为实习经验的重要性就在于能让咱们更贴近于实际的工程,咱们学习计算机技术的最终目的就是把它们应用在实际中。

2017.9.15第二次更新。编程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