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chucksblog.emc.com/chucks_blog/2014/01/towards-better-convergence-models.htmlhtml
注明:本文内容基于 VMware VSAN beta 版本撰写,请访问http://www.vmware.com/products/virtual-san/得到有关正式版本的更新信息。服务器
融合做为一个 IT概念,以其强大的推进力促进着科技的发展。过去那些大相径庭的独立功能如今能够深度集成在一块儿,并发挥其应有的做用,从而改变着历史。
网络
当手机遇到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诞生了。当消费性电子产品遇到汽车,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家庭网络遇到智能电器,现代生活看上去就像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科幻电影。架构
融合在企业 IT环境中发挥着重要做用。所以,许多操做模式都是基于大量 IT功能以往大相径庭的独立功能而打造的。经过将这些功能融合在一块儿,IT 模式即可朝着功能更强大、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并发
可是,若是深刻研究下去,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哲学问题。例如,应在何以何种方式融合效果最佳?ide
我会向您介绍个人一些观点。我认为,不管是如今仍是将来,虚拟化管理程序都是基础架构融合不可或缺的平台。工具
一个简单概念,仍是一个复杂概念?性能
企业 IT 环境中的融合应该是一个简单概念,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
spa
在高层面上,您已经配备了不一样的人员来执行不一样的任务:置备服务、监控服务级别、解决问题等。要履行相关职能,就须要处理 IT 设施中的大量组件。
设计
若是您的环境没有实现融合,则意味着会有许多手工做业和人为整合。显而易见,不一样组件没法协调工做,从而会缺少统1、效率低下并存在差距,就像把一群猫赶到一块儿,没法顺利地奔跑同样。
可是,任何一个 IT 职业人士都会告诉您,仅仅让各类截然不一样的组件披上一个华而不实的管理层外衣,仍然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首先,最重要的是,许多 IT 组件在设计时都没有考虑到在整个工做流中与其余组件实现智能交互。存储对计算和网络知之甚少,而网络对存储和计算也一样如此。界面不完善,语法和语义各不相同等。但须要面对的挑战并不只限于此。首先,IT 人员的平常工做并无必定标准。
使用五花八门的流程和工具是再熟悉不过的现象,他们会根据要完成的任务进入和离开不一样的界面。进一步深刻研究,所带来的低效率会让您难以置信 — 冗余、不兼容、不完整等。
虽然融合没法完全避免这种问题(毕竟它也是企业 IT),可是,能够借助融合这个强大的工具,让这种混杂的环境变得层次分明。
好的融合可以打造好的用户体验
在融合环境中,各个组件不只可以协调工做,并且可以智能交互。各个组件可以彼此识别,并相应地执行操做。
这样,“产品体验”就会获得从新定义:您看到的不是彼此交互的各个组件,而是会得到一个全新的元产品体验,这种出色的体验是仅仅将各个组成部分汇总在一块儿所不及的。
当我使用智能手机时,我并不能轻松地分辨手机什么时候中止,计算机什么时候开始 — 它们已实现无缝交互,从而打造出一个与单独的组件彻底不一样的产品体验。
一样,在融合良好的 IT环境中,传统的边界将不复存在,您会与一个崭新的实体进行交互,该实体融汇了先前的独立实体。
但在大多数 IT环境中,用户体验的改进仅仅是一个侧面 — 经过它还能够实现各类所需的业务目标:成本更低、工做效率更高、问题更少、问题解决速度更快、资源使用更高效、灵活性更强等。
硬件基础架构融合
我认为,目前存在着两种不一样的基础架构融合形式。这两种融合都具备超强的能力,并且能够协调工做。
基础架构融合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将三个领域(计算、网络、存储)融为一体 — 其中,各个组成部分能够协调工做,并进行智能交互。
在企业 IT领域中,VCE即是一个成功的硬件融合范例。Cisco和EMC 的合资企业借助VMware 的参与实现了一种工程基础架构产品(VBLOCK),该产品的性能远远超过其组成部分的总和。
VCE取得成功的部分缘由在于,它一直关注“用户体验”— 从需求到设计,再到安装和运行。VCE 的成功一直备受瞩目,所以,如今许多供应商都在“融合硬件基础架构”这一相对较新的领域展开竞争。
我预计,这个领域还会不断发展,并不断改进。若是没有其余状况发生,它很显然能够知足关键客户需求,而且需求不会消减。
除此以外,我还坚信硬件融合会逐渐为软件融合铺平道路。
软件基础架构融合
若是您可以全面实现内部化,该行业就会逐渐转向行业标准服务器架构和虚拟化,并在软件中实现曾经在专用硬件中实现的功能,这样,您就会体验到软件基础架构融合的魅力。
实际上,SDDC(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的核心在于,假定全部核心基础架构领域(计算、网络、存储)不只能够在软件中实现,并且还能够彻底融合。在软件中进行基础架构融合能够挖掘出内在的潜力。
- 融合环境基本上可以独立于底层硬件
- 资源池更大,可替代性更强:与静态分配相比,能够动态分配指定资源,以即可以按需提供计算服务、网络服务或存储服务。
- 基础架构组件能够彼此识别、智能交互并协调工做,以此完成出色的任务。
- 这样,即可以实现更强大的全新管理集成和自动化模式:一切都是软件,一切都是动态的,一切都是协调的。
VMware 的角度
谈到软件基础架构融合,应谈到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虚拟化管理程序。它成为应用程序和基础架构之间的关键一层,并对应用程序和基础架构知之甚多。
有些人仍然会说服务器虚拟化只是一种单纯的商品,而我认为服务器虚拟化拉开了软件融合基础架构这个更强概念的序幕。
很显然,VMware已经远远超出为人熟知的服务器虚拟化范畴,如今已处于基于软件的基础架构融合前沿并遥遥领先。虽然新的网络和存储功能对于一些人来讲彷佛并不熟悉(例如,NSX和VSAN),但做为基础产品,它们能够实现SDDC 和软件基础架构融合的关键部分。
在企业 IT中,考虑更多的是发展,而不是变革(除非是尚不成熟的新兴创业公司),所以,在大多数环境中会逐步实现基于软件的基础架构融合,并与传统的网络和存储设备彻底集成,这一点很明确。
但您能够预见到它的发展方向…
实现软件融合的障碍
简单的说,我认为有三个方面。
首先,各个融合领域必须知足要求,并能实现预期目标。没有人愿意放弃关键要求,而只追求这个融合模式。
其次,咱们目前仅仅抓住了在软件中实现的三个基础架构领域中深度、智能集成的表面含义。没错,咱们如今能够举出一些有趣的例子,但还有许多能够实现。这种深度、智能集成体验能够充分体现融合的魅力。
最后,真正的困难在于大型 IT企业,必须围绕融合可实现的功能,从根本上从新设计操做过程、技能、角色等。在第一轮硬件基础架构融合中,咱们已经体验到这种困难,而在软件基础架构融合中,咱们会再次体验这种困难。
基础架构融合对行业的影响
回到消费性电子产品行业,一旦将各类功能融合在一块儿,购买标准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融合的“产品”被人们所青睐,而以往的产品则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回到企业 IT,咱们会预见会发生一样的变化。什么会变得更加剧要 — 是独立的网络,仍是与计算与存储彻底融合的网络?是独立的存储,仍是已彻底融合和集成的存储?
换句话说,我认为在软件定义的领域(如存储和网络)得到“领导者”地位会愈来愈难,除非您可以在全部三个领域全面实现融合,并且最好是基于软件的,不依赖于硬件且彻底开放的。价值标准会迅速转变为各个组件是否可以协调工做并知足最低功能要求。
或者更积极地说,网络和存储功能什么时候成为虚拟化管理程序的一项功能?
将来是否离咱们更近?
既然我已扎根于 VMware,我就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客户会使用这种技术来作什么。
实际上,成千上万的 IT 企业已经对SDDC 的前景深信不疑,他们正在部署这种技术并从新设计本身的操做模式。
看到这些企业的业务变化绝对会让您很惊异。
对于他们来讲,融合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
他们正在借此建设下一代 IT 模式。
--------------------------------------------------------------------------------------------------------------------------------------------------
做者: Chuck Hollis
近日,ChuckHollis 加入了 VMware,担任存储与高可用性部门首席策略专家。在 Chuck Hollis 的领导下,VMware成功发布了一款领先的软件定义的存储解决方案-VSAN。期间,他将其在存储行业和 IT 生态系统方面的真知灼见引入了 VMware。加入 VMware 以前,Chuck Hollis 曾经在 EMC 任职 18 年,担任 EMC 全球营销首席技术官。他喜欢与客户和业内人士探讨各种技术话题。固然,也酷爱写博客。Chuck 与妻子和孩子们共同居住在马萨诸塞州的霍利斯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