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器运算能力单位

计算性能

模型对于硬件的要求,第一个是计算量,即一个深度学习模型需要多少次计算才能完成一次前馈.除了运算量之外,模型对内存带宽的需求也是影响实际计算所需要时间的重要参数。

如果把内存比做高速路,运算单元比作车道数,那么数据就是路上的车,而内存接口就是收费口,通过收费口的数据才能进入车道行驶(运算处理)。而内存带宽就是收费口的宽度了。收费口宽度越窄,则数据需要越多时间才能进入车道(处理单元)。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带宽有限,那么即使车道再好、处理单元无限快,在大多数时候也是处理单元在空等数据,造成了计算力的浪费。

深度学习网络与Roofline模型

对内存需求定量分析

算法对于内存带宽的需求通常使用「运算强度(operational intensity,或称arithmetic

intensity)」这个量来表示,单位是OPs/byte。这个量的意思是,在算法中平均每读入单位数据,能支持多少次运算操作。运算强度越大,则表示单位数据能支持更多次运算,也就是说算法对于内存带宽的要求越低。所以,运算强度大是好事!

处理器运算能力单位
TOPS是Tera Operations Per Second的缩写,1TOPS代表处理器每秒钟可进行一万亿次(10^12)操作。

与此对应的还有GOPS(Giga Operations Per Second),MOPS(Million Operation Per Second)算力单位。1GOPS代表处理器每秒钟可进行一亿次(109)操作,1MOPS代表处理器每秒钟可进行一百万次(106)操作。TOPS同GOPS与MOPS可以换算,都代表每秒钟能处理的次数,单位不同而已。

在某些情况下,还使用 TOPS/W 来作为评价处理器运算能力的一个性能指标,TOPS/W 用于度量在1W功耗的情况下,处理器能进行多少万亿次操作。

举一个例子。

对于步长(stride)为1的3×3卷积运算,假设输入数据平面大小为64×64。简单起见,假设输入和输出feature都为1。
这时候,总共需要进行62×62次卷积运算,每次卷积需要做3×3=9次乘加运算,所以总共的计算次数为34596,而数据量为(假设数据和卷积核都用单精度浮点数2byte):64x64x2(输入数据)+ 3x3x2(卷积核数据)= 8210 byte,所以运算强度为34596/8210=4.21。

如果我们换成1×1卷积,那么总的计算次数变成了64×64=4096,而所需的数据量为64x64x2 +1x1x2=8194。显然,切换为1×1卷积可以把计算量降低接近9倍,但是运算强度也降低为0.5,即对于内存带宽的需求也上升了接近9倍。因此,如果内存带宽无法满足1×1卷积计算,那么切换成1×1卷积计算虽然降低了接近9倍计算量,但是无法把计算速度提升9倍。

深度学习计算设备存在两个瓶颈,一个是处理器计算能力,另一个是计算带宽。如何分析究竟是哪一个限制了计算性能呢?可以使用Roofline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典型的Roofline曲线模型如上图所示,坐标轴分别是计算性能(纵轴attainable GFLOPS/s)和算法的运算强度(横轴)。Roofline曲线分成了两部分:左边的上升区,以及右边的饱和区。

当算法的运算强度较小时,曲线处于上升区,即计算性能实际被内存带宽所限制,有很多计算处理单元是闲置的。随着算法运算强度上升,即在相同数量的数据下算法可以完成更多运算,于是闲置的运算单元越来越少,这时候计算性能就会上升。

然后,随着运算强度越来越高,闲置的计算单元越来越少,最后所有计算单元都被用上了,Roofline曲线就进入了饱和区,此时运算强度再变大也没有更多的计算单元可用了,于是计算性能不再上升,或者说计算性能遇到了由计算能力(而非内存带宽)决定的「屋顶」(roof)。

Roofline模型在算法-硬件协同设计中非常有用,可以确定算法和硬件优化的方向:到底应该增加内存带宽/减小内存带宽需求,还是提升计算能力/降低计算量?如果算法在roofline曲线的上升区,那么我们应该增加内存带宽/减小内存带宽需求,提升计算能力/降低计算量对于这类情况并没有帮助。反之亦然。

由于卷积神经网络中能实现卷积核复用,因此运算强度非常高,于是可以非常接近TPU roofline曲线的屋顶(86 TOPS)。

REF https://www.jianshu.com/p/42e43368e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