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U screen 替代品 Tmux 的经常使用命令详解

经常使用命令:
  1. tmux #开启tmux  
  2. tmux ls #显示已有tmux列表(C-b s)  
  3. tmux attach-session -t 数字 #选择tmux  
  4. C-b c 建立一个新的窗口  
  5. C-b n 切换到下一个窗口  
  6. C-b p 切换到上一个窗口  
  7. C-b l 最后一个窗口,和上一个窗口的概念不同哟,谁试谁知道  
  8. c-b w 经过上下键选择当前窗口中打开的会话  
  9. C-b 数字 直接跳到你按的数字所在的窗口  
  10. C-b & 退出当前窗口  
  11. C-b d 临时断开会话 断开之后,还能够连上的哟:)  
  12. C-b " 分割出来一个窗口  
  13. C-b % 分割出来一个窗口  
  14. C-b o 在小窗口中切换  
  15. C-b (方向键)  
  16. C-b ! 关闭全部小窗口  
  17. C-b x 关闭当前光标处的小窗口  
  18. C-b t 钟表  
  19. C-b pageup/pagedow  
 
1.控制键
      控制键就是tmux的主键.当你在tmux环境下按下这个键的时候,tmux就会把你后面输入的指令,解析成它内置的功能.tmux默认的控制键是 ctrl+b(同时按下ctrl和b,在后面将直接用小写的c-b代替).这至关于screen的ctrl+a.同时用过两个工具的人总会争论 ctrl+a和ctrl+b的合理性.估计争论的也就是emacs和vi党.我就很不理解.这两拨人只用编辑器,不用指令吗?由于他们彷佛不知道在 bash环境里:ctrl+a表明跳到命令的开始,而ctrl+b表明往回移动一格.从这一点讲,笔者以为用c-b没啥很差的.由于你按着c-b不放,在 bash环境里的功能依然有效:)
2.获取快捷键帮助
      前面没有提,在这里要指出的一点就是,当你按c-b的时候,我但愿你已经进入"tmux环境"了.进入的方法很简单.直接在命令行输入:tmux就能够 了.没有的话,安装呗.幸运的是ubuntu9.10里已经集成了tmux.虽然不是最新版,可是免去了编译的麻烦:)如今按C-b ?
      接下来要介绍的东西,就是这里面列出来的,一些广泛有用的东东.查看上面或者下面的内容,直接pageup,pagedown就能够了:)退出请按q(这个百试不爽,几乎是和tmux交互的时候,均可以用这个退出)
      3.经常使用快捷键
      c-b c 建立一个新的窗口
      在你正后悔当前窗口被一个指令占用的时候,这个快捷键会解燃眉之急哟.当前窗口在任务栏会显示*
      如上图,如今正在操做的窗口就是3了
      C-b n 切换到下一个窗口
      C-b p 切换到上一个窗口
      C-b l 最后一个窗口,和上一个窗口的概念不同哟,谁试谁知道
      c-b w 经过上下键选择当前窗口中打开的会话
      C-b 数字 直接跳到你按的数字所在的窗口
      c-b & 退出当前窗口(我的以为这个没多大用,由于笔者习惯上c-d退出bash.固然了,若是你确保其它窗口没有有用的程序正在运行,试试这个命令也不错)
      C-b d 临时断开会话 断开之后,还能够连上的哟:)
      4.分割窗口
      vim中,能够直接:!命令,来执行命令,或者直接把命令的结果读到当前的编辑器.不少时候咱们就是有这样一种须要,看一下上次的执行结果,而不想经过 切换来实现.最初看到官方网站的图片能够,横着分,能够竖着分,挺酷的.不过到如今笔者也还不知道怎么紧着分:)
      c-b " 分割出来一个窗口
      c-b o 在小窗口中切换 这种方法一次只能切换一次,再想切换再c-b o,适合两个窗口的时候使用.若是在当前窗口分割了好多小窗口的话,就要用下面的两个指令了.
      c-b (方向键)上 上一个窗口
      c-b (方向键)下 下一个窗口  要指出的是,按一次c-b,能够上上下下的选,直到选到你想要的那个窗口,这点和c-b o不同噢.
      c-b ! 关闭全部小窗口
      c-b x 关闭当前光标处的小窗口
      5.切换到其它的会话
      上面提到的都是窗口的概念,是在一个会话里创建多个窗口,在一个窗口里创建多个小窗口.而如今说是的会话的概念.你每次执行tmux就会新建一个会话,c-b d的时候就会保存退出一个会话.
      c-b s 选择attach的会话
      注意看哟,和上图显示的不同
      6.修改当前窗口名称
      tmux容许你给不一样的窗口指定不一样的名字
      c-b , 修改当前窗口名称
      是否是将窗口的名字改为rainbird了?
      7.显示一个钟表
      其实简单的时候没啥大用处,就是一个屏保的做用,不过你能够经过设置配置文件,使从钟表退出来的时候要输入密码:)
      c-b t 钟表
      8.查看历史记录
      这个是困扰了笔者很长时间的一个功能,由于一些命令执行的时候,显示结果总会超过一屏,而笔者不知道怎么向上翻页以看到前面的东西,直到后来才不经意的发现是用:
      C-b pageup/pagedown
      退出的话,固然仍是用q了
      9.复制粘贴:
      复制东西在使用GNOME Terminal的时候效果不大明显,由于你能够经过鼠标上下翻页,能够左键选择东西,右键复制或者粘贴.单把这一点拿出来,是为了说明一种猜想和一种高 效的移动习惯.在看tmux帮助的时候,笔者注意到,有说按完c-b之后,经过[进入复制模式.可是进来之后呢?界面相似翻看之前的历史记录.研究的许久 才这样整明白,若是要使用这个功能,你得知道c-b :能够进入tmux的命令模式,而后能够设置一些指令.好比说,修改模式键setw mode-keys vi.这样你就把当前模式改为了vi.再进入复制模式(c-b [)是否是能够经过j,k在字符里上下移动就像在vim里同样?
      经过看帮助,vi和emacs的模式对照表
           Function                vi          emacs
           Start of line           0 or ^      C-a
           Clear selection         Escape      C-g
           Copy selection          Enter       M-w
           Cursor down             j           Down
           End of line             $           C-e
           Cursor left             h           Left
           Next page               C-f         Page down
           Next word               w           M-f
           Previous page           C-u         Page up
           Previous word           b           M-b
           Quit mode               q           Escape
           Cursor right            l           Right
           Start selection         Space       C-Space
           Cursor up               k           Up
      你发现什么?咱们以前上下翻页用的page up和page down,也能够用上下键.是否是说明了咱们这前用的模式就是emacs呢?由于咱们若是用ctrl+space选择东西的话,是永远不会成功呢,由于会 被系统优先抢占,由于这两个键被定义到了切换输入法.因此,若是你想经过键盘用复制的功能的话,你最好先把模式改为vi,而后经过vi里支持的键选择.空 格是选择的起点,而后上下或者左右移动选择到终点,回车,就把内容复制了.这样的一个好处就是你能够复制到不在当前屏幕里的东西!       
      10.经常使用参数
      最后说一下tmux自己经常使用的几个参数吧:)
      tmux ls 列出已有会话(list-sessions)
      tmux a链接到这前断开的会话(attach-session) 默认会链接上图列出的id最小的会话,你也能够指定你想链接到哪一个会话:tmux a -t 1来链接到第一个会话
      tmux new建立新的会话(new-window) 固然了,不加这个参数也是会建立新会话的:)
      关于tmux的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tmux是个利器,而这个利器是否是也成为你手上的利刃取决于你花多少心思来运用它.以上的一些技巧,你只会一些基本的指令,就能够大大提升工做效率了,还等什么?赶快行动起来吧:)



Source URL: http://blog.csdn.net/yjj1s/archive/2010/10/21/5957069.aspxubuntu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