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个人同事详细介绍了 Gmail 相比其余邮箱的优点,好比强大的垃圾邮件过滤、简单的使用界面、强大的功能设置等等。可是对我来讲,这些并非我使用 Gmail 的最重要缘由。微信
我第一个正式的邮箱是 Hotmail,大概在2年后换成了 Gmail。当时 Gmail 最吸引个人一点是对话式的呈现同一主题的邮件,能够很方便的看到关于这个主题的全部会话。但除了这一点,以及界面比 Hotmail 更好看一些以外,我并不以为 Gmail 比 Hotmail 有多好。网络
但个人主力邮箱仍是很快从 Hotmail 变成了 Gmail。促使我更多使用 Gmail 的缘由并不是它作的多好,而是由于 Gmail 是 Google 总体服务的一部分。当我愈来愈多的使用 Google 服务,天然也愈来愈多的使用 Gmail 了。这也是我认为 Gmail 优于其余任何邮箱的最重要缘由。app
好了,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一张图告诉你为何 Gmail 是最好的邮箱”,看到这张图以后,这篇文章其实已经结束了。接下来,我想点其余的。搜索引擎
先来说讲 Google 是怎么经过 Gmail 创建的强大的账号体系的吧。blog
Google 的账号体系始于 Gmail。刚一推出,Gmail 就提供了1GB的储存空间,而当时主流邮箱提供的空间在10MB如下。这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有点像去年国内的网盘大战,但在2004年网络空间还比较稀有的时候,这个方法很是有效。索引
在提供海量储存空间以外,Gmail 邀请制的推广方法运用的很是好。邀请制让 Gmail 账号变得稀有,这就好像“饥渴营销”,增长了 Gmail 的神秘感以及用户的优越感。邀请制也让 Gmail 早期用户保持了较高的质量(要知道当时得到一个 Gmail 的邀请有多难),这些用户的影响力也能让人们对 Gmail 有正向的认知。图片
固然,除了粗暴的提供更大空间和巧妙的营销技巧,Gmail 自己在使用上也比同类产品要好。但也很难说2004年的 Gmail 要比当时主流的 Yahoo 邮箱和 Hotmail 好多少。支付宝
当时用户量最大的邮箱服务是 Yahoo 邮箱。但做为内容门户的雅虎,老是但愿从邮箱上直接获利,好比在邮箱里向用户推荐内容,但这种作法用户体验并很差。而从公司层面看,对于快速发展的 Google 和江河日下的 Yahoo 来讲,邮箱的竞争只是他们众多竞争的一个注脚。资源
Hotmail 本有可能和 Gmail 一战,但 Hotmail 怎么看都不是微软的核心业务。从账号体系上来讲,最初和 Hotmail 配套的服务是 MSN Messenger,但桌面 IM 在美国始终不是主流,MSN Messenger 改了几回名最终消失了,而 Google Talk 也没有多少用户。Hotmail 的“继任者” Outlook.com 虽然也对应微软的一套服务,但一是来的太晚,二是这些服务自己也逊于 Google。get
总的来讲,Gmail 的出现向当时主流邮箱服务发起了挑战,但 Google 的目的并不只仅是作最好的邮箱。让咱们来温习一下 Google 的使命:整合全球信息,令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
一个强大的账号体系,不只能加强用户粘性,也能帮助搜索引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在 Gmail 以后,Google 陆续推出了 Google Reader,Google Calendar,Google Docs 等服务。若是没有一个优秀的邮箱作基础,这些服务很难单独获取用户,而这些服务又增长了用户对 Gmail 的依赖——而这一切就构成了 Google 强大的账号体系。
接下来再讲讲同为搜索引擎,为何 Google 创建了强大的账号体系,可是百度就没有?
若是强大的账号体系能增长用户粘性,能帮助搜索引擎提供更好的搜索结果,那么 Google 有,百度也应该有。但实际上,百度虽然也有本身的账号体系,但这个体系对百度的做用并非那么大。
是百度没有意识到账号体系的重要性吗?我不那么认为。我认为近几年其实百度一直在努力创建本身的账号体系,并且有了必定的效果。但仍然吃亏,好比去年百度作在线理财产品百度百发,就在账号这个环节明显弱于支付宝和微信——有真实账号才能买理财产品,支付宝和微信都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但百度作起来就会有难度。
形成百度账号体系较弱的最大缘由是,百度没有一款可以和 Gmail 匹配“拳头产品(killer app)”来吸引用户注册。这个产品不必定要是邮箱,但要有必定的用户使用频率,同时足够优秀,能吸引到大量用户注册,而后百度才有可能把这些用户引导到本身的其余产品,从而造成“正向循环”。
百度最先流行起来的产品是百度贴吧。这是百度的创新,让搜索同一关键词(对某个东西感兴趣)的人聚到一块儿。可是为了让用户更好的讨论发言,早期的贴吧是不用注册也能使用的。
那么,若是百度贴吧须要用户注册,百度能依靠它创建起本身的账号体系吗?我以为一样很难。后来百度贴吧要求用户注册才能使用,百度仍是作了百度知道、百度空间、百度Hi等等有账号的服务,但一样没能把账号体系创建起来。
若是把上面我列的 Google 各项须要注册才能使用的服务和百度的这些服务对比,你就会发现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Google 的这些服务都是必须注册才能用,并且都是私有的,但百度的这些服务(除百度Hi)无需注册也能浏览,并且是创造公开内容。
暂且不说搜索引擎是否该创造内容,一个服务不注册无法用和不注册也能用,对用户来讲大部分都不会选择注册。按照互联网20%的人创造内容,80%的人消费内容这个划分来看,百度的这些服务对创造内容的那20%的人有吸引力。
那么,若是百度贴吧一开始就须要用户注册,后来百度的各项产品也都要注册才能用(甚至MP3搜索也要注册才能搜),百度能创建起像 Google 同样强大的账号体系吗?
一样很难。由于从根本上说,贴吧不属于互联网基础服务,并非每一个人都要有一个贴吧账号。从这个角度来讲,创建账号体系最好的方法就是邮箱,由于大多数互联网服务都须要邮箱才能注册,就连百度贴吧的账号也须要邮箱才能注册。
因此,Google 选择从 Gmail 切入来创建账号体系,是最好的作法。固然,前提是 Gmail 要作的很是好。
最后,从账号体系再回到邮箱。账号体系和 Google 同样强大的腾讯QQ,作出来的QQ邮箱为何不如 Gmail 受欢迎?
要说 Google 账号体系强,腾讯可能要就不开心了。由于从单个账号来讲,腾讯的QQ几乎能够说是地球上最强的账号,并且QQ号的使用范围也不比 Google 账号弱。只不过 Google 账号体系更多围绕办公,而QQ则围绕娱乐。
可是要说QQ邮箱被 Gmail 甩出几条街,应该不会有太多异议。虽然QQ邮箱针对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推出了如超大附件之类的功能,但一些邮箱的基本功能作的并很差。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垃圾邮件”过滤。
之因此要把“垃圾邮件”打上引号,是由于这里面不少邮件并非真正的垃圾邮件,而是腾讯公司各类产品的推广邮件。腾讯是一家大公司,产品很是多,而这些产品都但愿可以获得更多曝光。因此QQ邮箱也成了腾讯推广产品的渠道。
我有QQ邮箱但不多使用,每次打开都会有一堆来自腾讯公司各类产品的邮件,发件人后面还会带有腾讯公司的Logo以证实真实性。这些邮件有的是赤裸裸的产品推广,有的则是腾讯公司其余服务的“提醒”,好比会员业务变动提醒、文件到期提醒、好友生日提醒。不论有用没用,这些邮件大多没有退订连接。
能够说,QQ邮箱成也腾讯、败也腾讯。由于腾讯的力量和资源,能让QQ邮箱作的有比较好的用户体验,但由于是腾讯公司的产品,QQ邮箱也须要要协调公司内部的各类资源和利益,而且作部分妥协。
我使用 Hotmail 时也会收到微软的推广邮件,但微软比腾讯要克制不少。Gmail 也会给用户推送 Google+ 的邮件,但遭到了用户强烈的不满,并且这些邮件均可以退订。在这一点上,QQ邮箱体验不好,而这一点应该是网络邮箱服务商最基本的原则。
可是,就算QQ邮箱不须要为腾讯的产品作任何推广,我认为QQ邮箱仍然没法作到 Gmail 那么好。终极缘由是,邮箱在国内,始终不是一个受众普遍的互联网服务。国内用户除了工做须要,和注册互联网产品,不多用到邮箱。因此虽然不少人有我的邮箱,但并不经常使用。QQ邮箱的活跃度可能漂流瓶占了很多功劳吧。
国内用户在互联网上交流,更多使用的是 IM,是 QQ。这么看,拿QQ邮箱和 Gmail 比较并不公平,若是要比的话应该是拿 QQ 和 Gmail 比。那么问题来了,要你在 QQ 和 Gmail 中二选一的话,你会选哪个呢?
(自问自答一下,我会选择 Gmail。QQ 和 Gmail 的重度用户可能重合度很低。但若是是微信和 Gmail,我会很为难。)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via PingWest